拼音:shì kuò部首:辶笔划:9

繁体:適五行:火五笔:TDPD

1.动词 〈书〉去;往。

例词:无所适从 

近义:去往 

例句:

1. 六月的天突然下起了冰雹,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让大家无所适从。

2. 原本要去公园的,突然的大雨让大家无所适从。

2.形容 舒服。

例词:适人舒适安适闲适不适 

例句:

1. 周末的午后,泡上一壶好茶坐在窗边享受着温暖的阳光,这样的闲适时光让我感到无比幸福。

2. 经过一天的忙碌,回到家中坐在柔软的沙发上,我感到无比舒适。

3.动词 切合,相合(适合)。

例词:适当适用适宜适合适口 

例句:

1. 适当开展课外活动,有利于同学们的身心健康。

2. 他觉得还是自家做的饭菜吃起来适口。

4.副词 恰好。

例词:适可而止适值适中适得其反适逢其会 

例句:

1. 在享受美食的时候,我们应该懂得适可而止,以免过量摄入对身体造成负担。

2. 适逢其会,他在那场重要的学术会议上遇到了自己多年研究领域的权威专家,这次相遇对他的学术生涯影响深远。

5.副词 〈书〉可巧。

例句:

1. 适逢周末,我们可以一起去郊外野餐,享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2. 我正愁找不到合适的书来读,适在图书馆的一角发现了这本珍贵的古籍。

6.副词 〈书〉刚才;方才。

例词:适启其口王适有言 

例句:

1. 在那次辩论会上,正当众人沉默之际,他适启其口用一番精彩绝伦的言论赢得了满堂喝彩。

2. 他被"王适有言,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这句话深深触动了。

7.动词 〈书〉女子出嫁。

例词:适人 

例句:

1. 她今年适人,家中长辈都在为她物色一门好亲事,希望她能嫁得如意郎君。

2. 那位温婉贤淑的小姐已至适人之时,前来提亲的人家络绎不绝。

1.“啇”的今字。

2.归向;归从。

拚前而退,聚于户内,坐板〔扱〕排之,以叶适己。 注  战国 · 《管子·弟子职》

好恶不愆,民知所适,事无不济。 注  春秋 · 左丘明 《左传·昭公十五年》

圆景早已满,佳人殊未适。  南朝宋 · 谢灵运 《南楼中望所迟客》诗

3.女子出嫁。

女自房观之,曰:“子皙信美矣,抑子南夫也。夫夫妇妇,所谓顺也。”适子南氏。  春秋 · 左丘明 《左传·昭公元年》

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注  南朝陈 · 徐陵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女二人,长适进士虞大蒙,次适承议郎郭逢原。  宋 · 苏轼 《刘夫人墓志铭》

淮娼严楚楚,适盐商吕省干。  清 · 徐士銮 《宋艳·奇异》

直到宋朝,那一班“业儒”的才说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话,看见历史上“重适”两个字,便大惊小怪起来。  现代 · 鲁迅 《坟·我之节烈观》

4.顺从。

使人臣之欲有言者,不敢不下适近习能人之心。 注  战国末期 · 韩非 《韩非子·三守》

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 注  南朝陈 · 徐陵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截足适屦,孰云其愚? 注  南朝宋 · 范晔 《后汉书·荀爽传》

5.适合,符合。

由此观之,神农非高於黄帝也,然其名尊者,以适於时也。  战国 · 商鞅等 《商君书·画策》

质性机解,推情原意,能适其变,情理之家也。  三国魏 · 刘劭 《人物志·材理》

愈诚怯弱,不适於用,听於下风,窃自增气。  唐 · 韩愈 《与鄂州柳中丞书》

今之时文,徒空言而不适於实用。  清 · 严有禧 《漱华随笔·夹带怀挟》

6.节制;调节。

故圣人之制事也,能节宫室、适车舆以实藏,则国必富、位必尊。 注  战国 · 《管子·禁藏》

欲为其地,必适其赐,不适其赐,乱人求益,彼求我予,假仇人斧。 注  战国末期 · 韩非 《韩非子·扬权》

四时不和不能调,岁谷不孰不能适。 注  西汉 · 司马迁 《史记·日者列传》

然节而宣之,则以养生立功,用之失适,则焚溺而死。  晋 · 葛洪 《抱朴子·酒诫》

7.恰当,得当。

弩张柄不正,偏强偏弱而不和,其两洋(厢)之送矢也不壹,矢虽轻重得,前后适,犹不中〔招也〕。  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兵情》

古者,诸侯贡士,壹适谓之好德,再适谓之贤贤,三适谓之有功,乃加九锡。 注  东汉 · 班固 《汉书·武帝纪》

一适谓之攸好德,再适谓之贤贤,三适谓之有功。 注  《尚书大传》

报答之辞,令必有适。 注  南朝宋 · 范晔 《后汉书·匈奴传》

古者诸侯贡士,适者谓之有功,有功者,增班进爵;贡士不适者,谓之有过,有过者,黜位削地。  晋 · 葛洪 《抱朴子·审举》

8.齐等。

韩昭厘侯出弋,纼偏缓……至舍,昭厘侯射鸟,其右摄其一纼适之。 注  战国末期 · 吕不韦等 《吕氏春秋·处方》

〔黄霸〕坐发民治驰道不先以闻,又发骑士诣北军马不适士,劾乏军兴,连贬秩。 注  东汉 · 班固 《汉书·循吏传·黄霸》

9.悦乐,满足。

岂无膏沫?谁适为容! 注  《诗·卫风·伯兮》

割楚而益梁,亏楚而适秦,嫁祸安国,此善事也。  西汉 · 司马迁 《史记·张仪列传》

秦王贪狼暴虐,残贼天下,穷困万民,以适其欲也。 注  东汉 · 班固 《汉书·贾山传》

帝亵黩之游,遍於宗戚,所往留连,唯至常山第,多无适而去。 注  北宋 · 司马光 《资治通鉴·陈武帝永定二年》

胡为厌山瞰芳渚,岸草汀花适幽趣。  金 · 张宇 《云溪秋泛图》诗

10.和顺,顺适。

性和适,官侍旁,顺序卑,调心肠。 注  南朝梁 · 萧统 《文选·宋玉〈神女赋〉》

能以一治天下者,寒暑适,风雨时,为圣人。 注  战国末期 · 吕不韦等 《吕氏春秋·大乐》

居尊卑间,无不顺适。  唐 · 韩愈 《息国夫人墓志铭》

11.安逸,闲适。

尧舜皆有所举任兮,故高枕而自适。 注  西汉 · 刘向 辑 《楚辞·九辩》

以此知能自适其适者,不管其他闲事也。  宋 · 沈作哲 《寓简》

万里水云身,到此甫一适。  清 · 魏源 《天台纪游》诗

12.舒适,和畅。

故圣人之为衣服,适身体和肌肤而足矣。  战国 · 《墨子·辞过》

吸新吐故以练臧,专意积精以适神,於以养身,岂不长哉! 注  东汉 · 班固 《汉书·王吉传》

不得已就官,数月大不适,即以病辞免。  唐 · 韩愈 《唐故河南令张君墓志铭》

百骸九窍,无一得适。  宋 · 范成大 《问天医赋》

听说他身体不适,不能见客。  现当代 · 巴金 《探索集·长崎的梦》

13.善,美好。一说,指疵病。

瑕适并见,情也。 注  战国 · 《荀子·法行》

14.辟领。古丧服之领。一说,“適”是横接之旁幅,与辟领有别。

负广出於适寸。适博四寸,出于衰。 注  《仪礼·丧服》

适之制,与衣殊,材前之衰,后之负版,皆系于适。先著衣讫,乃始著适。适谓之辟领。辟者,偏也,谓领偏向旁开也。今世小儿衣领,犹有右旁开缝者,其古适之遗制与!  清 · 夏焮 《学礼管释·释适上》

其开领处将领隙四寸外屈而厌于项之两旁,谓之辟领……而于是又横接二幅,谓之适。夫适者,岂非以旁幅之犹近身者乎?旧注谓辟领为适,则领在项间未能横出于衰也。谓适为辟领,则适当两肩不能开领。  清 · 毛奇龄 《丧礼吾说篇·服制说》

15.遇。

世俗见高祖兴於布衣,不达其故,以为适遭暴乱,得奋其剑。 注  南朝梁 · 萧统 《文选·班彪〈王命论〉》

适祸贼之灾人,嗟夭折以摧伤。  汉 · 蔡邕 《伤故栗赋》

16.是,则,即是。

孔子曰:审我所以适人,适人之所以来我也。 注  战国 · 《荀子·王霸》

今圣朝留心典诰,发精于殊语,欲以验考四方之事,不劳戎马高车之使,坐知徭俗,适子云攘意之秋也。 注  汉 · 刘歆 《与扬雄求方言书》

〔张〕改河南令,而河南尹适君平生所不好者。  唐 · 韩愈 《唐故河南令张君墓志铭》

17.正好,恰巧。

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  春秋 · 左丘明 《左传·昭公十七年》

会徐干适至,超遂与干击番辰,大破之。  南朝宋 · 范晔 《后汉书·班超传》

适上南岸,贼军亦至。  北朝北齐 · 魏收 《魏书·傅永传》

适徐诚庵大令本立来,与之审视。  清 · 俞樾 《春在堂随笔》

《译文》稿刚写好,因为适有便人,即带上。  现代 · 鲁迅 《书信集·致黄源》

18.偶然。

吾释势与民相收,若是,吾适不爱,而民因不为我用也,故遂绝爱道也。 注  战国末期 · 韩非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适遭云罗解,翻谪夜郎悲。  唐 · 李白 《窜夜郎于乌江留别宗十六璟》诗

浮生适来且适去,况此茅屋三间余。  宋 · 范成大 《时叙火后意不释然作诗解之》

适生适死何足论,精神长在无时灭。  傅尃 《题自书精神一到何事不成横卷》诗

19.刚才,方才。

陛下之臣虽有悍如冯敬者,适启其口,匕首已陷其匈矣。 注  东汉 · 班固 《汉书·贾谊传》

你适在那边书房里来,有何说话,笑嘻嘻的走来?  明末 · 凌濛初 《二刻拍案惊奇》

适闻仙师所谈因果,实是人世罕闻者。  清 · 曹雪芹 《红楼梦》

20.连词。如果,假若。表示假设关系。

王适有言,必亟听从王言。 注  战国末期 · 韩非 《韩非子·内储说下》

故蒙耻之宾,屡黜不去其国;蹈海之节,千乘莫移其情。适使矫易去就,则不能相为矣。  南朝宋 · 范晔 《后汉书·逸民传序》

吾谋适可用,天道岂辽廓!  唐 · 王昌龄 《淇上酬薛据兼寄郭微》诗

21.通“擿”。投掷。

王事适我,政事一埤益我。 注  《诗·邶风·北门》

22.通“啻”。副词。但,仅仅。

饮食之人无有失也,则口腹岂适为尺寸之肤哉? 注  战国 · 《孟子·告子下》

疑臣者不适三人,臣恐王之为臣投杼也。 注  西汉 · 刘向 《战国策·秦策二》

仆以常人,所蒙隆厚,久应知退,非适今日。  南朝宋 · 鲍照 《重与世子启》

必假此以为圣人重而震而惊之,则欲大圣人而适以小圣人矣。  清 · 戴名世 《春西狩获麟解》

23.用同“釋”。参见“適悶”。犹解闷。

足可消愁适闷,悦畅心神。  现当代 · 王重民等 《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

梅香,将过琵琶来,待我散心适闷咱。  元 · 关汉卿 《金线池》

小生横琴于膝,操一曲以适闷咱。  元 · 郑光祖 《倩女离魂》

24.去,往。

心犹豫而狐疑兮,欲自适而不可。 注  西汉 · 刘向 辑 《楚辞·离骚》

〔季札〕去郑,适卫。  西汉 · 司马迁 《史记·吴太伯世家》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宋 · 苏轼 《石钟山记》

那太师名挚,他第一个先适了齐。  清 · 孔尚任 《桃花扇·听稗》

君今年奚适?  现代 ·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

适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