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绣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3年10月07日 10:26 | 来源:汉荟荟 | 阅读量:105

瓯绣,亦名“温绣”,是浙江省温州市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瓯绣是从装饰生活用品逐渐发展起来的刺绣工艺,早期的绣品有神袍、戏装、寿屏等,后来又扩展到刺绣山水、人物、走兽、书法等,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装饰效果。

瓯绣是流行于浙江省温州一带的传统民间刺绣艺术,它历史悠久,早初起源于民间妇女的绣房习作。结合瓯绣的针法路数进行辨析,它是由唐代锦衣发展而来。明末清初,温州对外交通日渐发达,使瓯绣得以吸收姐妹艺术之长,在技艺上趋于成熟,自具一格。清代道光末年,瓯绣在温州已十分流行,民间形成了“十一十二娘梳头,十二十三娘教绣”的传统和以绣花罗裙作为青年男女定情礼物的风俗。当时开设的多家绣铺对外承接官衣锦服、戏装、旗袍等绣活,生意十分红火。瓯绣构图简练,色彩绚丽,针法严谨,运针灵活擅变,绣理分明,绣面光亮,呈现着与众不同的东瓯地域特色。融诗文、书画、刺绣之美为一体的瓯绣讲究针法、笔法和物象理法的统一,显示出高超的技艺水平和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

2008年6月7日,瓯绣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Ⅶ-73。

瓯绣的分词解释

拼音:ōu

小盆。杯子:茶~。浙江温州的...查看详细解释

拼音:xiù

用彩色的线在绸、布上织出花样、图案或文字等:刺~。~花。~被面儿。...查看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