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纹章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3年10月07日 13:29 | 来源:汉荟荟 | 阅读量:175

十二纹章一般指十二章纹(中国帝制时代的服饰等级标志),又称十二章、十二纹章,是中国帝制时代的服饰等级标志。

帝王及高级官员礼服上绘绣的十二种纹饰,分别为日、月、星辰、群山、龙、华虫(有时候分花和鸟两个章)、宗彝(南宋以前就是一只老虎一只猴子)、藻、火、粉米(晋朝以前是粉和米两个章)、黼、黻等,通称“十二章”,实际上“十六章”。绘绣有龙纹的九章礼服称为“衮服”。

十二章内涵丰富:日、月、星辰,取其照临之意;山,取其稳重、镇定之意;龙,取其神异、变幻之意;华虫,美丽花朵和虫羽毛五色,甚美,取其有文采之意;宗彝,取供奉、孝养之意;藻,取其洁净之意;火,取其明亮之意;粉米,取粉和米有所养之意;黼,取割断、果断之意;黻,取其辨别、明察、背恶向善之意。

十二章纹的起源可追溯到舜帝时期,后世沿用,到了周代,周公旦制定《周礼》,规定以日、月、星辰三章画于旗帜,衣服上只保留九章纹,以龙为首章而称为“龙衮”。后来秦始皇帝登基,废除章纹制度,祭祀礼服一律为纯黑,称为“袀玄”。直到东汉才再度恢复十二章纹。

十二章为章服之始,以下又衍生出九章、七章、五章、三章之别,按品位递减。例如明代服制规定:天子十二章,皇太子、亲王、世子俱九章。

十二纹章的分词解释

拼音:shí

九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表示达到顶点:~...查看详细解释

拼音:èr

数目。一加一的和。序数:一穷~白。...查看详细解释

拼音:wén wèn

[wén]物体上所呈现如线条的皱痕。&nbs...查看详细解释

拼音:zhāng

诗、文、歌曲的段落:第一~。乐~。章程;条目:党...查看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