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宫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4年03月26日 08:47 | 来源:汉荟荟 | 阅读量:55

大明宫是唐朝的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位于唐京师长安(今西安)北侧的龙首原,是唐长安城三座主要宫殿“三大内”(大明宫、太极宫、兴庆宫)中规模最大的一座,称为“东内”。自唐高宗起,先后有17位唐朝皇帝在此处理朝政,历时达200余年。

大明宫始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占地面积约3.2平方千米,整个宫域可分为前朝和内庭两部分,前朝以朝会为主,内庭以居住和宴游为主。前朝的中心为含元殿(外朝)、宣政殿(中朝)、紫宸殿(内朝),内庭有太液池,各种别殿、亭、观等30余所。

大明宫的分词解释

拼音:dà dài

[dà]本义是容量、体积、面积、数量、力量、...查看详细解释

拼音:míng

明亮(跟“暗”相对):~月。天~。灯火通~。明白...查看详细解释

拼音:gōng

帝后太子等居住的房屋:~殿。行~。故~。东~。神...查看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