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韶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4年03月26日 12:25 | 来源:汉荟荟 | 阅读量:123

“贺韶”是个村名。贺韶村位于灞桥区灞桥街道正北8公里的纺渭路西侧,新筑街道东1.5公里的潘骞路之南,距西安奥体中心4公里处。贺韶村为西安东北郊著名古村,其建村可追溯至距今2200多年以前的西汉初年或更早,初名乔家寨,至今乔姓仍为该村原住民之大姓。

说起贺韶村名的来由,还与西汉初著名大将韩信有着一段故事传说呢。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因遭猜忌,已被刘邦从楚王降为淮阴侯的韩信,被人告发与陈豨通谋欲反。吕后与萧何合谋,诱杀韩信于长乐宫钟室(遗址在今未央区阁老门村西北)。因韩信对建立汉朝战功卓著,被人们视为“战神”,且是智慧的化身,人们对他的“冤死”充满了同情及对吕后的怨恨,因此就演绎出诸多同“韩信之死”有关的地名故事。

传说,被冤杀的韩信头颅自长乐宫滚滚向东,欲往位于今灞桥街东北5公里处的吕家堡的吕后行宫,找吕后评理。头颅过灞河,后因一时找不见吕后而化为一团怒火,一路火烧十三村,烟罩雾庄村,正待继续东烧时,一个白胡子老头前来,劝阻了韩信头,说道:“吕后行宫尚远,切莫殃及无辜百姓。”韩信头听劝闭目,老人指地为穴,埋葬了韩信头。老头喷水浇灭了大火,事件平息。原来,此白胡子老头乃东海龙王所变,为感其灭火恩德,百姓在韩信冢旁修了“龙王庙”,并为村名(村西侧有韩信墓遗址,现留有残碑,1965年改名“新农村”);被火烧了的村子叫“火烧村”(今称“贺韶村”,详后);被烟雾笼罩的村子叫雾庄(今称“务庄”)。

关于韩信是怎样葬在西安东郊的?还另有一说。据《西安通览》记载,当年韩信被杀后,他的许多部属深为不平,大家感念淮阴侯的恩情,便偷偷地把韩信首级埋葬于长安城外的灞河东岸,并在坟墓不远处修筑了一座龙王庙,于是该村得名“龙王庙”。当地百姓念及韩信功高盖世,纷纷捐钱赠物,为之修了陵园及献殿,并在墓前竖起一通石碑,上刻“狡兔死,良犬烹”几个大字,以此表达对吕后滥杀功臣的愤慨。后来,此事被官府知道,于是派兵前来,放火烧毁了韩信墓的陵园和献殿等建筑,大火殃及附近村子,该村因而得名“火烧村”(亦称“火烧寨”)。

到了唐朝,村人因感“火烧”二字不吉利,一度改名为“兴隆寨”,但民间长期仍然称之为“火烧村”。直至清朝嘉庆年间,再次因“火烧”二字不雅,乃由村中读书人取其谐音,改为“贺韶村”,简称贺韶。

如今,“火烧村”的村名正式改为“贺韶村”,俗称“贺韶”。因地铁14号线的东终点站,建在贺韶村附近,所以便用“贺韶”为东终点站站名,是有其一定历史意义与道理的。

贺韶的分词解释

拼音:hè

庆祝;庆贺:祝~。道~。~喜。~信。~词。~电。...查看详细解释

拼音:sháo

古代乐曲名。相传是舜时的乐舞。美好:~光。...查看详细解释

与贺韶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