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头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4年03月27日 11:35 | 来源:汉荟荟 | 阅读量:109

葫芦头,陕西西安传统特色小吃。源于北宋街市食品中的“煎白肠”。因猪大肠油脂较厚,形状像葫芦,因此叫葫芦头。葫芦头的基本原料是猪大肠和猪肚。

吃时顾客先把馍掰成碎块儿,厨师再把猪肠肚和鸡肉、海参、鱿鱼等排列在碎馍块儿上,用煮沸骨头原汤泡三四次,然后加熟猪油和青菜等。吃时佐以糖蒜、辣酱等,鲜香滑嫩,肥而不腻。

相传,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将烹制猪肠肚的方法传授给长安一家饮食店店主,并将一个药葫芦赠给店主调味。店主按照孙思邈的指点改进制作方法,长安“葫芦头”从此有名,千年流传。

葫芦头的分词解释

拼音:hú

〔~芦〕a.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实像大小两个球连在一起,可以盛酒或供观...查看详细解释

拼音:lú

芦苇:~花。~根。~席。姓。...查看详细解释

拼音:tóu tou

[tóu]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查看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