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建是什么意思

常建,生于公元708年左右,年纪较李白、王维小。常建可谓是少年得志,在唐代“三十老明经 五十少进士”的登科取士难度下,于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与王昌龄同榜登科,常建时年仅19岁,王昌龄时年已29岁。常建在唐玄宗、唐肃宗时期诗名、才名声扬远播。

在《长安三万里》中高适反复研读的《河岳英灵集》首列的是常建诗,其后才是李白、王维,收录常建诗歌达15首,排名第三,而李白诗也仅13首。在《全唐诗》收录常建诗歌51首,而《唐诗三百首》仅仅收录常建诗歌2首,一首《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另一首是《宿王昌龄隐居》“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河岳英灵传》的作者殷璠,对常建诗推崇道“其旨远、其兴僻。佳句辄来,唯论意表”。常建虽与王昌龄是至交好友,但写诗风格近于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一派。常建中进士后,天宝三载,担任盱眙县尉(九品,科级干部),同年,王昌龄担任江宁县丞(八品,副处级干部)。插一句,很多诗人大都在这个品级上,比如王之涣文安县尉、李商隐秘书省校书郎、卢照邻新都县尉、孟郊潥阳县尉等等。

作为唐开元进士及第佼佼者,常建郁郁不得志,不能大展宏图,一展抱负,在门阀制度较重的唐朝,没有荐举往往得不到重用。因此他常常寄情于山水,大部分时间隐居于终南山或武昌江渚,写归隐生活的山水田园作品,多孤高幽僻的隐逸风调,于王维诗歌十分相近。常建是山水田园派的扛鼎作家。其后,常建事迹收入《唐才子传》:建属思既精,词亦警觉,“似初发通庄,却寻野径,百里之外,方归大道”。“旨远”、“兴僻”,“能沦意表”,可谓“一倡而三叹”矣。

常建的分词解释

拼音:cháng

一般;普通;平常:~人。~识...查看详细解释

拼音:jiàn

建筑:扩~。~造。~体育馆。...查看详细解释

与常建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