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林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4年03月28日 12:30 | 来源:汉荟荟 | 阅读量:82

碑林因碑石丛立如林而得名,源头可追溯至唐代立于帝都长安城务本坊国子监内的《石台孝经》、《开成石经》,唐天祐 元年(904年),长安驻守 韩建 缩建长安城,将原存务本坊国子监内的一部分石经迁至唐尚书省附近的文宣王庙(今西安社会路一带)。后梁开平三年至乾化四年(909—914年),长安驻守刘鄩接受幕吏尹玉羽建议将其余石经迁至唐尚书省之西隅(今西安社会路一带)。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在西安碑林的基础上成立陕西省历史博物馆。1950年,“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改名为“西北历史文物陈列馆”。1951年西北文化部决定将西安的“西北历史文物陈列馆”扩建改为“西北历史博物馆”(碑林博物馆)。 1993年1月,“陕西省博物馆”正式更名为“西安碑林博物馆”。

碑林是在古碑林的基础上,利用西安孔庙古建筑群扩建而成。由孔庙、碑林、石刻艺术室三部分组成。照壁、牌坊、泮池、棂星门、华表、戟门、碑亭、二庑等明清建筑保存至今,并遵循着孔庙固有的建筑格局,组成了一个绿树掩映、古朴典雅的庭院式建筑群。碑林各陈列室,以棂星门中门为主轴线,自南而北对称排列。前半部为临时性专题陈列室,自轴线正中上有“碑林”匾额的《石台孝经》碑亭以北为碑林陈列室,西侧为石刻艺术室,形成“一轴两翼”的展陈格局。碑林陈列由碑林、石刻艺术和其它文物展览三部分组成,共12个展室,碑室7座、碑廊8座、碑亭8座,加上石刻艺术室和4座文物陈列室,陈列面积达4900平米。

碑林的分词解释

拼音:bēi

刻着文字或图画,竖立起来作为纪念物或标记的石头:界~。墓~。里程~。...查看详细解释

拼音:lín

成片的树木或竹子:森~。竹~。林业:农、~、牧、...查看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