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庙是天子或诸侯祭祀祖先的场所,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祖先崇拜是非常重要的核心,而宗庙制度就是这种祖先崇拜催生的产物。宗庙在夏朝时被称为“世室”,殷商时期叫做“重屋”,到了周朝人们叫它“明堂”,秦汉时起称为“太庙”。起初太庙是供奉先祖的地方,后来在皇帝批准下,皇后和功臣的身为也可以供奉在太庙。
古时有关于宗庙的宗庙制: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准设庙。不过大夫的宗庙位置和诸侯、天子不同,天子和诸侯的总面设于门中左侧,大夫则庙左而右寝。在宗庙中祭祀时一般要用卜筮选尸,尸由孙辈小儿充当。祭祀时行九拜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