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国旗,呈长方形,长宽比例为2:1;旗地为浅蓝色,旗面中间绘有一轮金色的太阳,太阳下是一只展翅飞翔的金鹰;靠旗杆一侧有一条金色的装饰花纹,为哈萨克传统的图案,在哈萨克民族的地毯、服饰中经常可以见到。
16世纪初,哈萨克部族成立哈萨克汗国,使用哈萨克汗国国旗;19世纪中叶被俄国统治,使用俄国国旗;1991年12月16日正式宣布独立,定名为哈萨克斯坦共和国,1992年6月4日,正式启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国旗。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国旗的蓝色、金色和组成图案分别象征着不同意义,蓝色象征蓝天和美好的未来,金色太阳象征光明和温暖,雄鹰象征勇敢。
国徽突出表现哈萨克人传统的金色毛毡圆顶帐篷、饰带凌空飞扬的骏马,象征游牧生活底部饰带上是拉丁字母 书写的哈萨克文国名"哈萨克斯坦”(拉丁字母:QAZAQSTAN)。
2016年起哈萨克斯坦采用新的国徽样式。
2015年11月27日在国家新闻发布中心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哈萨克斯坦国徽设计者江达尔别克迈里别科夫表示,自2016年1月1日起,哈萨克斯坦将启用经过重新设计的新国徽。
2016年1月1日开始,新国徽被正式采用。而旧国徽将继续使用至2017年年底。新国徽的设计耗时近6年,采用了新的设计方案和技术。
区域位置
1、海陆位置:位于亚洲中部。
2、相对位置:地处中亚,东南连接中国新疆,北邻俄罗斯, 与乌别克斯坦、库曼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接壤。
哈萨克斯坦是一个位于中亚的内陆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国名来自其主体民族哈萨克族。与俄罗斯、中华人民供和国、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库曼斯坦等国接壤与伊朗、阿塞拜疆隔里海相望,国土面积排名世界第九位。
气候特征
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寒冷少雪该国北方冬季严寒且漫长。
哈萨克斯坦的气候,属于典型的干早大陆性气候,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少于250毫米。里海、咸海、巴尔喀什湖沿岸地区和哈萨克斯坦中部最为干旱。荒漠地区降水量少于100毫米。
人口
哈萨克斯坦人口数量:1839.57万 (截至2019年1月)。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简称哈萨克斯坦,是一个位于中亚的内陆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国名来自其主体民族哈萨克族。位于亚洲中部。北邻俄罗斯, 南与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接壤,西濒里海,东接中国。
哈萨克斯坦历史
19世纪清帝国于鸦片战争后国势衰微,于是俄国趁机于1864年强占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清帝国土地,到此今天的哈萨克斯坦的大部都归俄国所有。1917年12月13日因俄国革命,今天的哈萨克斯坦大部分土地成为脱离俄国统治暂时独立的阿拉什自治共和国的一部分。
1920年8月26日,成立吉尔吉斯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属俄罗斯联邦。
1925年4月19日,中亚各国按民族划界,改称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
1936年定名为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为苏联加盟共和国。
1990年10月25日,发表主权宣言。
1991年12月10日,改称为哈萨克斯坦共和国。
1991年12月16日,宣布独立。同年12月21日加入独联体。
1920年8月26日,成立吉尔吉斯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属俄罗斯联邦。
1925年4月19日,中亚各国按民族划界,改称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
1936年定名为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为苏联加盟共和国。
1990年10月25日,发表主权宣言。
1991年12月10日,改称为哈萨克斯坦共和国。
1991年12月16日,宣布独立。同年12月21日加入独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