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遂良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和书法家,出生名门望族,严格地讲,他是隋朝人,其父是隋朝时期皇上身边的一名预备顾问,在皇上出游时,经常陪伴身边,也就是说是有名无权的一位官员。
褚遂良7、8岁的时候,李渊建立了唐王朝,后来,褚遂良及其他被俘将士全部接入唐李世民的麾下,褚遂良从此也就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李世民后来做了皇帝太宗后,为了纪念以前打仗而牺牲的将士,在晋州建立慈云寺,并立碑,点名让褚遂良亲自书写碑文,后来这个碑文也成了后世学习书法的楷模。
学习书法的人都知道,李世民喜爱书法,尤其对王羲之的书法特别欣赏。在褚遂良做了皇上身边的文书侍郎后,就让褚遂良专门鉴定王羲之书法的真伪。那时候,有的人为了巴结李世民,就弄一些假的王羲之真迹奉送,后来都被褚遂良一一剔除,从此以后就没有人再敢送假货了,这一才能也被李世民大加赞赏。
贞观二十三年,太宗李世民离世,托付长孙无忌与褚遂良,辅佐太子李治,并给李治说此二人忠烈信赖。但后来武则天一步步登天,直到做了皇帝,却遭到了褚遂良等人的坚决反对。然而,武则天最终还是坐到了皇帝的位置上,而褚遂良却开始了人政治生涯的下坡路,直到最后病死在任上。
褚遂良的书法最开始是学习隋唐时期的虞世南,随着学习研究的不断深入,他广泛涉猎各种书体,上取王羲之,近学欧阳询,其作品风骨卓然,点画露锋开笔,方笔入骨,字形与前朝书法截然不同,宽绰典雅,刚正有力,既有前人笔法,近人结体,又融入了自己的个性特点,形成了个人的艺术风格。
褚遂良书法主要以楷书为主,法度严谨,规矩皆备,可以说是唐代书法风格的开拓之人,是唐楷书法的奠基人,被后世誉为“褚体”书法。后来的颜真卿、柳公权等人都是学习他的书法而取得成就的。
褚遂良楷书主要以筋骨取胜,用笔看似随意,实则笔法严谨,初学者学习起来如果没有一定基础,还是有一定困难的。他的书法用笔干净利落,既有欧阳询的严谨风度,又有虞世南的开张风骨,是一位集大成的艺术家。其传世作品主要有:《房玄龄碑》和《雁塔圣教序》等。学习书法的人,特别是学习楷书的书法爱好者,在追踪前人书迹的时候,都是把这些碑帖作为学习的范本,多加临摹,从中体悟褚遂良书法的艺术风格和特点。
上天让褚遂良做了政治家,但时代潮流无法违背,最终却被政治所害。但上天又成就了他的书法,使他和他的书法成了后世永远挥之不去的楷模和典范,被记载在文化历史的史册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