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轿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4年04月05日 16:13 | 来源:汉荟荟 | 阅读量:135

旧 时 女 子 出 嫁 时 常 要 坐 大 红 花 轿 ,男 方 则到女方家迎花轿,将新娘接到婆家,一路上 唢 呐 声 声 ,热 热 闹 闹 ,喜 气 洋 洋 。

花轿起源

花轿是我国传统婚礼中用于迎接新娘的 专用交通工具,也称作“喜轿”。花轿一般装 饰 华 丽 ,以 红 色 为 主 ,民 间 称“ 大 红 花 轿 ”,以 示婚礼的喜庆和吉祥。

花轿由官轿转化而来,而官轿历史相当 久远。据司马迁的《史记》记载,官轿原称 “舆”,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至后唐五代 十国时期,古人始用“轿”称。不过,北宋之 前,轿只为皇室专用,未到民间。

宋室南渡后,朝廷将垄断轿子的规定废 除 ,轿 子 便 逐 渐 走 向 民 间 ,并 作 为 交 通 代 步 工 具日趋普及。南宋时,宋孝宗赵眘为皇后造轿, 轿身雕龙,内置藤编座椅,并有红漆门窗,外配 帏帐和门帘,时称“龙肩舆”,这便是后来花轿 之雏形,其形制和功用与传统花轿相同。

之 后 ,花 轿 成 为 民 间 嫁 娶 的 交 通 工 具 。南 宋 吴 自 牧《 梦 粱 录 》卷 二十 之《 嫁 娶 篇 》有 载 : “至迎亲日,男家刻定时辰,预令行郎,各以 执色如花瓶、花烛、香球、沙罗洗漱、妆合、照 台 、裙 箱 、衣 匣 、百 结 、清 凉 伞 、交 椅 ,授 事 街 司 等 人 ,及 顾 借 官 私 妓 女 乘 马 ,及 和 倩 乐 官 鼓 吹,引迎花檐子或粽檐子藤轿,前往女家,迎 娶新人。”由此可见,南宋时民间已使用花轿 迎 娶 新 娘 ,还 形 成 了一 套 迎 婚 嫁 的 传 统 ,如 接 新娘坐花轿时上轿、起轿、喝轿、宿亲、颠轿、 落 轿 等 一 系 列 礼 俗 ,明 清 时 期 依 旧 沿 用 。

传 统 花 轿 均 为 木 质 结 构 ,为 了 轿 子 的 稳 定性和轻便性,一般采用韧性好且轻柔的香 樟木或梓木制作。为显喜庆,均以红色的彩绸 做帏帐。传统花轿种类及样式繁多,依各地风俗和经济条件的不同,花轿制作 的复杂程度也随之各异。木质雕刻和帏帐刺绣基本是“富贵牡丹”“金龙彩 凤”“麒麟送子”等具有吉祥寓意的纹样,帏帐刺绣还多缀以金、银等色,尽 显富贵之 意。雕刻方 式 则有浮雕、透 雕、贴金、涂银、朱漆等。

相对而言,南方花轿较北方奢侈,最有特色的是浙江宁波的一种全木质 花轿。这种花轿制作非常精细,工作量大,以做工奢华而著称。宁波花轿制作 全 部采用榫卯工艺结 构,整个轿子是由几百片可拆 卸的花板 拼 接组合而成, 不用一枚钉子。该轿做工极复杂,据当地人介绍,制造这种轿子需耗超过一万 个工时,故该轿按照工作量被命名为“万工轿”。

现宁波市区的天一阁博 物馆有花 轿展 厅,厅里 展 示 着 一顶清 末民初的宁 波式万工轿。该花轿长150厘 米,宽90厘 米,高275厘 米,木质透 雕,朱漆贴金, 花团锦簇,美轮美奂,享有“天下第一轿”的美誉。这种花轿没有设置轿门。那新娘如何出入花轿?原来迎亲的时候,会有专职负责拆装轿子的师傅跟随,如有需要,师傅便可随时拆卸、组装轿子,使新娘子方便自如地出入花轿。

说起宁波人重视花轿,还有一个美好的传说。据传,宋高宗赵构(1107— 1187年)曾被 金兵追 杀,逃 难 至明州(今 宁波),冲出包围后,人已落单,惶 恐 间又被一片湖水挡住去路。无奈之时,赵构巧遇一姑娘在湖边浣纱,姑娘指着 湖水说:“这里水浅,相公快快下去,你可仰起头,露出鼻孔呼吸即可,我自有 办法搭救。”赵构依言下湖,待湖水没至颈部,把头仰起露出鼻孔在水面上吸 气 。那 姑 娘 速 将 手 上 的 白 纱 顺 风 一 抖 ,撒 向 湖 面 ,正 好 把 赵 构 身 体 全 遮 住 了 。 金 兵 追 到湖 边,四 望 不见 赵构身 影,问姑 娘 是 否 有人 急 速 过 来,姑 娘 随 意 指 了一个方向。金兵立即快马加鞭朝着所指方向奔去。待金兵走远,姑娘收起白 纱,把赵构搀上岸来,并找船将其送到对岸。

赵构脱险后,感恩承诺姑娘来年接其入宫,以她身上的青布衫为凭。不 想两人所约暗号泄露,众多姑娘都想进宫,便都准备了青布衫。赵构派来的人 只见家家户户都挂着青布衫。赵构找恩女不得,于是下旨浙东明州女子皆受 封,出 嫁 时 准 许 凤 冠 霞 帔,乘 坐 龙 凤 花 轿,官员 相 遇,文 官 下 轿,武 官 下 马。

于是,从南宋开始,宁波姑娘出嫁坐花轿的民风越来越盛行,花轿制作 也越来越考究。古代浙东女子出嫁时可以做到“五岳朝天”(指轿子有七层楼 阁、五座主亭),极其奢华的朱金木雕的万工轿,其豪华程度甚至远超皇后所 用的 花 轿。

花轿风俗

坐花轿是汉族传统婚俗。男方抬花轿至女方家迎亲,花轿不能为空,需 坐一人“压轿”,一般是新郎的兄弟;男方迎上新娘后,新娘家也有送亲的人, 一般是新娘的长辈叔叔或兄弟,他们跟在花轿前后“压轿”,这一来一往的讲 究 就 是“ 压 轿 ”之 俗 。成功迎接新娘后,花轿再次启程。花轿的前方要有男、女方的迎亲仪仗, 仪仗的阵势包括高灯、乐队。花轿的前面是轿前担,花轿的后面还有一顶小 轿子,坐着“压轿”的新郎的兄弟,小轿后面跟着浩浩荡荡的嫁妆。古时,人们 常用“良田千亩,十里红妆”来形容嫁妆的丰厚。

花轿也有不同档次,按照雕饰人物的数量及工艺水平分成三等,天一阁 博物馆展出的花轿为头等,当属最豪华的花轿。花轿等级也最能显示出主人 的身份。因花轿造价不菲,旧时花轿均由贳器店出租。据资料记载,过去新娘 子乘坐一次花轿,向贳器店租赁要花费一石米(相当于十斗米),那时的万工 轿也只有豪富家才租用得起。

因宁波古称“四明”,故迄今还有一些老辈人管新娘乘坐的花轿叫“四明 轿子”。后来其他地方的人嫁女也逐渐使用花轿,这个风俗就此传了下来。

我国旧时传统只有初嫁女子坐花轿,再嫁妇女一般不坐花轿。如果是纳 妾,有些地方可以坐花轿,但有些地方则不能。因旧时女性一生最多只坐一次 花轿,故坐花轿有了特殊的意义,随之有俗话“大姑娘坐花轿—头 一 回 ”。

现代社会,结婚坐花轿的风俗一度消失,今日婚礼模式多种多样,坐大红 花轿的传统婚礼形式逐渐复兴,备受现代人青睐。本文内容来源于《中华瑰宝》杂志。

花轿的分词解释

拼音:huā

种子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由花瓣、花萼、花托、花蕊组成,有各种颜色,有...查看详细解释

轿

拼音:jiào

轿子,旧时一种交通工具。由人抬着走。轿[ji...查看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