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就是对自己国家的文化很确认,既不怕批评,也不怕赞扬。它就一直在那儿摆着,怎么谈论和议论都可以。
比如,中国古代就有灿烂的文化。诸如诸子百家、秦汉散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等。这些文化中国人继承了,也对外国文化产生了影响。
在唐朝的时候,由于唐朝比较开放包容,所以对外文化交流非常广泛。中国的文化传到外国,如日本等国;外国的文化也传到中国,印度的佛教就是在那时传到中国的。
中国的四大名著《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在外国多有翻译,影响极大。这些都是文化的传播,中国文化对世界的贡献是巨大的。
其实,文化自信就是一种包容。自己的文化好,别人就会接受;别人的文化好,自己也可以接受。这样互相传播,对共同发展是非常有益的。不能说,自己的文化好,就不接受别人的。不接受别人的,就等于文化自闭,也是对自己文化的不自信。如果别人的文化一冲击,就把自己的文化冲垮了,那还谈何自信?有很多人其实就是在作茧自缚,明明中国的文化很优秀,很自信,但这些人非得担心这个,担心那个,怕外国文化的冲击。这是在小看中国文化了。
说到中国人过圣诞节,中国人应该高高兴兴、快快乐乐地过好这个节日,与世界同乐;因为外国也有十几个国家过中国春节的。既然有少部分中国人抵制过圣诞节,为什么外国人就不抵制中国的春节?难道它们就不担心文化入侵吗?
节日就是节日,它是很自然的,哪有那么多的政治含义?大多数中国人在过圣诞节的时候,只是觉得温馨、快乐,而不会一边过着圣诞节,一边又同时想到八国联军的入侵。只有神经过敏的人才会那么想。因为越南、韩国、朝鲜也过中国的春节,他们过春节的时候,也是只感到快乐,而不会想到中国古代对它们的侵略。
文化是朝前发展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这就像大浪淘沙,被冲走的是沙粒,沉淀下来的是金子。被继承的是精华,被抛弃的是糟粕。
中国的孔孟之道、诸子百家、秦汉散文、唐诗宋词、明清小说被继承了,它就是精华;而中国的三叩九拜、男尊女卑、迷信、女子守寡、裹小脚、留辫子等封建文化就是糟粕,就被抛弃了。
所以,到现在,我们是一个包容的国家,不但没必要抵制圣诞节,也没必要抵制外国的哲学作品、文学作品、影视作品。只要这些作品是优秀的,我们就要非常高兴地接受。如《阿甘正传》等电影,就非常正能量,为全世界人民所喜爱。而西方也有糟粕的东西,如暴力、毒品等等,对于这些,中国就要拒之门外。
文化要自信而不要自卑,就要看一个国家的开放、包容程度。因为在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不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只用自己本国的文化。只要选择得当,文化交流就应该是积极的、乐观的,而不是消极的、悲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