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胎竹编是什么意思

瓷胎竹编是一项特殊的技艺,最早出现在清朝中期的四川地区,而且在清朝一直都用于制作贡器,说白了就是给皇帝用的,或者是宫廷的中的皇亲国戚,而一般的民间百姓根本无权使用。其实,瓷胎竹编也很好理解,就是给瓷器做一个竹编的护套,比如瓷器茶壶,茶碗和茶杯等,主要作用是为了瓷器隔热,这样皇帝在端着瓷碗喝茶的时候不会烫手,另外也还起到一定的装饰效果,比如乾隆皇帝就对瓷胎竹编偏爱有佳。

在四川邛崃地区,瓷胎竹编的技艺保存的最完好,专家们经过调查和研究发现,瓷胎竹编的技艺特色可以概况为五点,即精选料,特细丝,紧贴胎,密藏头和五彩图。第一点“精选料”,用到的竹子是成都独有的无节瓷竹,经过十几道工序的处理之后制成精细的竹丝;第二点“特细丝”,即竹丝会被打磨的光滑细腻,最细的犹如发丝,但是又比发丝有韧性;第三点“紧贴胎”,这也是制作过程最难的一点,要保证瓷器和竹丝都贴在一起,即编织完成后既要保证瓷器放进去掉不出来,但是又要能轻松的把瓷器取出来;第四点“密藏头”,一根竹丝有两个端,一件常规大小的瓷胎竹编就有二三十个头,必须保证每个头都隐秘的藏起来,否则就会影响其美感。第五“五彩图”,有的瓷胎竹编是素编,但也有一些要绘制各种图案,因此就需要用到多种色彩,所以色彩调配也很关键。

以上提到的五点,也就基本概况了瓷胎竹编的制作方式,总结起来就两个字——讲究,它相较于其他的竹编要更加的费工夫。因此,清朝覆灭之后,瓷胎竹编也慢慢的被遗忘了,毕竟这不是一般人能用得起。不过,进入新时代之后,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丰富,瓷胎竹编竟然也开始焕发出生机了,很多人都对瓷胎竹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值得一提的是,瓷胎竹编技艺还成为了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时间也带动了四川省的很多地方都在制作瓷胎竹编。

现如今,瓷胎竹编也成为了四川省的特色文化,另外还有很多瓷胎竹编通过贸易,也打开了国外的消费市场,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在成都地区,也有很多瓷胎竹编成为外事活动的赠品,或纪念品,也得到了国外政客和各界名人的喜爱和赞美。由此可见,瓷胎竹编也算是彻底的“活”了过来,在沉寂了将近百年之后,再次走进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而这或许就是文化和手工的魅力。

瓷胎竹编的分词解释

拼音:cí

用高岭土等烧制成的一种材料。...查看详细解释

拼音:tāi

人或哺乳动物母体内的幼体:~...查看详细解释

拼音:zhú

竹子,多年生常绿植物。茎圆柱...查看详细解释

拼音:biān

用细条或带形的东西交叉组织起...查看详细解释

与瓷胎竹编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