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里红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4年04月08日 16:38 | 来源:汉荟荟 | 阅读量:105

釉里红,这种稀少的瓷器品种开始不断引起人们的注意,并以其卓然大气的风范,成为瓷器收藏中真正的贵族。

釉里红的最大特点是烧制难度大,成品率极低。它是以铜为着色剂,在白胎上直接绘制各种图案纹饰,在上面施一层釉,铜在高温还原中发出了红色,所以名叫“釉里红” ,釉里红瓷创烧于元代,但数量极少,可谓凤毛麟角。

原因是铜离子对温度极为敏感,在窑炉中火候不到,呈现黑红色或灰红色;火候稍过铜离子便挥发,从釉层中逸出,呈现特有的飞红现象或干脆褪色,纹饰不连贯。

当时烧柴窑很难控制窑温,只有凭把桩师父的经验与取出火照对比,无法大规模生产。而且元人尚白,汉人尚红,民族认同感也有别,所以釉里红产量一直很小。

然而到了明洪武朝,釉里红瓷却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从实物遗存量上比较,甚至比青花瓷还多。洪武早期的制品多呈黑红,不够鲜艳,甚至有些烧成了“釉里黑”也未被打碎埋掉。即便如此,此类品种贯穿洪武朝始终,坚持不懈。中、晚期多呈较纯正红色。

风格古朴、厚重,器型硕大,纹饰丰满,气势夺人,充分展示了明朝开国之君的胸怀与气度。

釉里红的分词解释

拼音:yòu

涂在陶瓷表面烧制而成的玻璃质薄层。能增加制品的光泽、机械强度,防止腐...查看详细解释

拼音:lǐ li

[lǐ](~儿)衣服、被褥等东西不露在外面的...查看详细解释

拼音:hóng gōng

[hóng]像鲜血的颜色:~枣。~领巾。...查看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