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祖祭典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4年04月09日 17:28 | 作者:汉服造型师汉荟荟 | 阅读量:201

妈祖祭典是妈祖信俗中的一种文化表现形式,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2006年,妈祖祭典被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妈祖祭典包括庙祭、海祭、舟祭、家祭、堂祭等。

一、庙祭

妈祖庙祭是指在妈祖庙内举行的祭祀妈祖女神的活动。庙祭一般在妈祖诞辰日(农历三月廿三)和妈祖升天纪念日(农历九月初九)举行,俗称“春秋大祭”。在新庙开光、谒祖进香、妈祖回娘家等特定场合,也会依例举行庙祭活动。

妈祖庙祭从宋代开始就形成了“迎神”“三献礼”“送神”的规程。在宋代莆籍进士廖鹏飞的《迎享送神曲》中可见一斑。

在明代,妈祖庙祭一般由道士主持,行三跪五叩之礼,并举行妈祖道场活动,颂唱妈祖经。

至清代,朝廷对妈祖倍加推崇,规定孔子作为“文圣”、关公作为“武圣”、妈祖作为“女圣”,三圣祭礼相同,达到最高的规格,并完善了祭礼的程序。

程序包括:

1-擂鼓鸣炮;

2-仪仗队就位,乐生舞生就位;

3-主祭人、陪祭人就位;

4-迎神进香;

5-奠帛;

6-诵讯祝文;

7-跪拜叩首;

8-行初献之礼,奏和平之乐;

9-行亚献之礼,奏咸平之乐;

10-行终献之礼,奏升平之乐;

11-焚帛、焚祝文;

12-行三跪九叩之礼;

13-礼成。

二、海祭

海祭妈祖是一种古老的祭祀形式。在古代,妈祖庙宇数量不是很多,人们经常在海边设祭坛祭拜妈祖。清代著名诗人祈顺诗曰:“神之奠兮海旁”,就是描述海祭妈祖的情景。

海祭妈祖的仪式内容主要有:

1-设立祭坛;

2-序列贡品;

3-贡献乐舞;

4-焚香膜拜;

5-礼行三献;

6-向海中洒花瓣、洒美酒;

7-恭颂祝文;

8-焚化帛书等。

全程约三十分钟,祭礼庄严肃穆,充分体现了古老的海洋文化特征。

近些年来,海祭妈祖经常在农历九月初九妈祖升天纪念日进行。贤良港妈祖祖祠和湄洲妈祖祖庙的海祭活动最具影响力。2017年湄洲妈祖祖庙斥资200多万元,在湄洲岛深澳底沙滩上建造一艘旱船,被称为“妈祖福船”,专门用于海祭妈祖的祭坛,可同时容纳一千多位信众参加祭拜活动。

三、舟祭

妈祖舟祭是指航海人在船上举行的拜祭妈祖的活动。无论商船、客船或渔船,在出海前或归航后。在每月的初一、十五,都要在船上的妈祖神龛前举行朝拜妈祖的仪式。

妈祖舟祭的最早历史记载是北宋宣和五年路允迪奉旨出使高丽,两艘“万斛神舟”在海面遭遇狂风巨浪,危急之中,人们隐约看到妈祖身披朱衣,手举红灯,引导航向,化险为夷。路允迪一行出使回朝后,向宋徽宗皇帝禀报妈祖显灵事迹,皇帝特册封妈祖为“顺济夫人”,并赐“顺济”庙额。

妈祖舟祭与庙祭有三点不同之处:

1-祭礼较为简化,时间仅六分钟左右。

2-所用香烛不同,因线香点燃时遇海浪颠簸容易倾倒,所次采用元宝香;红烛用粗而短的款式。

3-祝文改为简单的祈祝语,说明航行的路线与目的,祈求女神庇佑平安。

舟祭仪式对航海人而言,信仰的力量常常为他们增添了战胜风浪的勇气,从而临危不惧,化险为夷。

四、家祭

妈祖家祭是指妈祖信仰者在家中设立神龛、供案,每逢初一、十五,晨昏皆可,举行祭拜妈祖的一种仪式。

家祭的祭品比较简单,供上五果六斋,三炷清香,一对红烛。祭拜者向妈祖祈求默颂,表达自己的愿景。虔诚的人家往往带全家人参加祭拜,并且诵读一遍《妈祖经》。

五、堂祭

妈祖堂祭是指在堂会场所中专门设立妈祖神龛、供案,为妈祖信众开辟一处祭拜妈祖的场所。这种形式最早出现在明末清初,由兴化商人在各地商会会馆中设立妈祖堂祭场所,以各祭祈之需。

至今,各地莆田商会仍沿袭此俗。湄洲祖庙莆田会馆、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也专门开辟堂祭场所。堂祭活动规模比庙祭小,祭祈时间一般在十分钟左右,内容有上供品、进香、祈愿、作揖或三跪九叩等。

妈祖祭典的分词解释

拼音:mā

妈妈,称母亲。对长一辈或年长已婚妇女的尊称:姑~...查看详细解释

拼音:zǔ

祖父,称父亲的父亲,也用来称祖父一辈的亲属:~孙三代。外~。...查看详细解释

拼音:jì zhài

[jì]对死者表示追悼的仪式:~奠。公~。...查看详细解释

拼音:diǎn

标准;法则:~范。~章。典范性书籍:词~。引经据...查看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