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纸传统制作技艺是什么意思

宣纸,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的纸质印刷材料,宣纸制造技艺是我国一项传统技艺,宣纸传统制作技艺在我国已有1000多年历史。历来为历代书画家和书法爱好者所推崇,并在书画发展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于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邢春荣被指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09年,宣纸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它是中国历史悠久、流传久远、影响广泛的一种纸品,更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载体,其所蕴藏着丰富的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表现形式。它所特有的文化和艺术价值,使得宣纸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成为一颗璀璨的星。

一、宣纸制作技艺的传承脉络

“宣纸”一词最早出现在唐代学者张彦远所著的《历代名西记》书中,里面有“好事者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蜡之,以备摹写....”的记载,这是最直接对宣纸定名的文章。

宋代时,宣纸需求量大增,宣州各地所产宣纸供不应求。宋末元初,曹姓人迁徙至泾县西乡小岭一带,以制造宣纸为生,自此,泾县小岭曹氏一族,逐渐发展成宣纸工业中的佼佼者,并且曾一度垄断了宣纸的生产经营。

元代建立后,南北统一,经济文化有所发展,尤其是绘画的繁荣,使得宣纸有了极大的发展空间,宣纸作为画家们发挥的基本工具而被重视起来,大大地刺激了宣纸业的发展。

18世纪后期,泾县宣纸在国际展览中获奖并传入欧美各国,在当时引起轰动,经县宣纸的年产量甚至达到了近千吨。

新中国建立后,政府积极扶持宣纸业的发展,在遍访宣纸世家之后,选定了古纸棚泾县城东乌溪建立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家宣纸生产厂家,使宣纸业得到复苏并得到空前的发展。

二、宣纸的选材和原料

宣纸的制作原料有四个方面:青檀皮、沙田稻草、麦秸杆和麻绳。

青檀皮是制造宣纸的主要原料。它生长在海拔800—1200米的山地,那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有利于青檀皮内淀粉的分解和糖份的积累。青檀皮经日晒日烧,通过太阳的照射和温度变化,产生化学反应,将皮料中的淀粉分解成糖,然后又将糖汁在水中熬煮成糖汁。这种糖汁可以促进植物纤维的自然伸展。

青檀皮经过晾晒后,捞出、筛选、冲洗、去杂质、晒干而成。青檀皮呈深黄色,纹理细密均匀,结构致密坚硬;纸在水里浸时则松软无皱。它能保持墨分五色,具有不枯不脱、久藏不腐之特性。

三、宣纸的制作流程

1、选浆:把山溪水放进一个大木桶里,用石碾碾成浆液。然后把浆液倒入一个大缸里,再用两块石板夹住缸的两侧,两人合力将石板抬起,将浆液倒在石板上。

2、制伏:将石板重新放下,再用木板将缸封住,让浆液自然沉淀。经十余天的沉淀后,再把石板拿开,这时便可看到上面附着一层絮状物。将其捞起,放在太阳下晒干后就成了青檀皮。

3、备料:把青檀皮泡在水里泡一个星期后就可以剥开了。剥开之后再用水浸泡,这样反复两三次即可。

4、制纸:把青檀皮和稻草放进大锅里煮两天两夜后捞出切碎放进大缸里再加水浸泡半年至一年才能做成纸。

5、洗浆:把浸泡好的稻草放入大锅里用清水洗两遍,再用开水烫过再捞出放入清水里泡一星期左右就可以把浆纸放进去了。

四、宣纸制作技艺的工艺流程特点

宣纸是文房四宝中的至宝,因其质地柔韧,纹理美观,洁白细密,墨韵层次清晰,经久不坏,并善于表现笔墨的浓淡润湿、变化无穷,能使画面别开生趣。在古代诗人的笔下,曾把宣纸誉为“纸中之王”。

宣纸制作工艺极其复杂,从选料到加工,从用料到制作,都体现了手工技艺的特征。原料选用上,以青檀皮、沙田稻草等天然植物纤维为原料;工艺上,从选料、制浆、抄纸、包装等多个环节入手;技术上,从选料到加工、从抄纸到包装都是手工操作。因而,宣纸的制作技艺也具有手工技艺的典型特征。

五、传承与保护

宣纸的传统制作技艺,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风格,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人的骄傲。它的传承与保护不仅要从科学的角度出发,更要从传统文化与思想入手,让宣纸这一传统纸品更好地在当今社会中传承下去。

宣纸传统制作技艺的分词解释

拼音:xuān

公开说出来;传播、散布出去:...查看详细解释

拼音:zhǐ

供写字、绘画、印刷、包装等用...查看详细解释

拼音:chuán zhuàn

[chuán]...查看详细解释

拼音:tǒng

总起来;总括:~称。...查看详细解释

拼音:zhì

制造:~版。~革。~图。炼~...查看详细解释

拼音:zuò zuō

[zuò]...查看详细解释

拼音:jì

技能;本领:~术。~巧。绝~...查看详细解释

拼音:yì

技能;技术:工~。手~。园~...查看详细解释

与宣纸传统制作技艺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