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是指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二十四节气是古代对一年的天气变化的描述。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古代农民的经验总结而来的。二十四节气是以黄河流域作为适用范围!二十四节气的天气特征,对黄河流域较为准确,而对于全国其他地区不是很准确。指的是当今黄河中游的“河南”、“河北”、“山东”、“安徽”、“陕西”、“山西”等省份,较为准确。
二十四节气,可以说是中国人思考自然天气的重要不可缺少部分。
二十四节气分别有哪些?
1.立春、2.雨水、3.惊蛰、4.春分、5.清明、6.谷雨、7.立夏、8.小满、9.芒种、10.夏至、11.小暑、12.大暑、13.立秋、14.处暑、15.白露、16.秋分、17.寒露、18.霜降、19.立冬、20.小雪、21.大雪、22.冬至、23.小寒、24.大寒
二十四节气分别代表了什么?
1:立春
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立春是春天的节气,表达着严冬已经过去,立春期间、气温开始回暖。它意味着风和日丽,鸟语花香;春天也意味着万物生长,农家播种。
2:雨水
雨水标志着我国大多数区域天气开始回暖,雨水逐渐变多,湿度变大。此时冬去春来,春风吹拂,冰雪融化,空气湿润,所以叫雨水。
3:惊蛰
惊蛰标志着天气转暖,春雷震响,蛰伏在泥土中的各种冬眠动物将会渐渐苏醒,开始活动,所以叫做惊蛰。这个适合天气暖了,我国大多区域进入春耕季节了。
4:春分
到春分这个时候大多数区域白天跟黑夜开始平分,温度适中,雨水也在逐渐地减少,也是最舒适的一段时光。
5:清明
唐代(杜牧)也在清明时节写了一首诗《清明》,代表了:
江南清明时节的细雨纷纷飘来,
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清明时节雨纷纷,行人欲断魂。
6:谷雨
谷雨这个时节是播种移苗、采瓜点豆的最佳时节。因为谷雨时节雨水会增多,大大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
越冬作物需要雨水以利返青拔节,春播作物也需要雨水才能播种出苗,雨水大大有利于谷类作物生长,故称“谷雨”。
7:立夏
表示春天已经过去,夏天到来,万物生长愈加旺盛,田间治理日益繁忙。
立夏也进入雨季,雨量和雨日均明显增多,连绵的阴雨不仅导致作物的湿害。还会引起多种病害的流行。
8:小满
小满是指夏熟作物开始饱满,但是都未成熟,小满时田里如果,蓄水不满,就会导致田埂干裂,会后期导致芒种无法插水稻。
小满时节大部分区域雨水一般都会较多,雨量都比较充足。
9:芒种
芒种代表收麦子,收完了麦子改种稻谷,也代表春耕忙碌的景象,因此变成最主要的农耕节气之一。
芒种还寓意着五谷丰登,期盼秋天也能丰收。
10:夏至
夏至意味着一年白昼最长的时候,也寓意着这个时候天气最热的时候,炎炎的烈日很容易烦躁,所以这个时候吃一吃冰棍是最爽的。
11:小暑
小暑指的是天气开始炎热。三伏天,也通常指的是小暑,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候,潮湿闷热的时段。这一种气候适合农作物,高温潮湿多雨,阳光充足,是万物生长的季节。
南方这个时候进入暴雨最多的阶段,也要做好防洪措施。
12:大暑
大暑也是一年气温最热的时候,在这个节气我们仿佛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天气闷热,土地很潮湿,雨水很大,常常会有雷阵雨,大雨使暑湿减弱,慢慢的天气就会朝着秋田而转变。
13:立秋
立秋是秋天的第一个转折点,暑天已经过去,到了秋天,梧桐树开始落叶,有一句成语叫落叶知秋,虽然冬天已经过去,暑气还没有消失,并且会有“秋老虎”的余威,立秋也代表了天气在慢慢的转凉,也该凉爽起来了。
全国的气候也不相同,秋季的时段也不一样,立秋也是中部地区最喜欢的一个节气了,秋天到来,也迎来了稻谷的收割季节。
14:处暑
处暑意味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处暑后,黄河区域北地区气温逐渐下降。
大部分区域雨季过去,降水逐渐减少,晚成的水稻也该成熟收割了。
东北和西北地区要抓紧蓄水,以防秋种期间出现干旱而延误冬作物的播种期。
15:白露
白露时节人们会感觉到炎热的夏天已经过去,天气转凉,气温下降,白露也是昼夜温差最大的节气,积聚在大气中的水气凝结到草木上,当早晨太阳升起时,便形成一片片闪着光的秋露。
白露这个节气,天气慢慢地转凉,空气也把水分吹干,导致了皮肤干燥,也有时候会导致鼻子出血,所以这个时候要注重养生,多喝水。
16:秋分
秋分在秋季中间,昼夜等长,也象征着秋季的丰收之喜。秋分连南方也进入秋天了,暑热迅速消退。
秋分的时候就是秋天开始的时候,秋天是个美好的季节,也是个成熟的季节,大家在秋天的时候也能看到很多成熟的果实,秋天是金黄色的丰收的季节。
17:寒露
寒露节气象征着气温更低,空气已结露水,昼渐短,夜渐长,热气慢慢退去,昼夜的温差较大,北方广大地区已经进入深秋季节了。寒露的气候,空气凉爽风凉,少雨干燥。
我国大部分区域已经开始继续秋收秋种了。
18:霜降
“霜降”节气特点是早晚天气较冷、中午则比较热,昼夜温差大,秋燥明显。霜降”是一年之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节。代表寓意天气渐冷、初霜出现。
19:立冬
立冬代表了大多数区域已经进入冬季,日照时间缩短,冷空气迅速下降,冷空气活动增多,在立冬刚开始不会很冷,随着时间的推移,气温才会慢慢降下来。
立冬有一些农村习俗喜欢包饺子吃。
20:小雪
进入该节气,但大地尚未寒冷,天气阴沉沉的,温度下降也比较迅速,某些地方会下雪,不过雪量比较少。
小雪气候注意保暖,温度下降比较快,天气相当干燥。小雪时节比较干燥,多喝点热水。
21:大雪
大雪天气寒冷,大多地区温度已经下降到0°C,有一阵阵强强的冷风气到来,一些地区,会降大雪。
大雪天气寒冷,要注意保暖,应当多出去锻炼,冬季要每天开窗数次,多通通风。
22:冬至
冬至到来表现着冬天的寒冷的到来,冬至之前通常不会太寒冷,真正的严寒在冬至之后。
虽然还在寒冷期间,离春天不远了,在外地打工的这一些人也该回家了,一年终有所归宿。是一个团团圆圆的节气,家家户户都在包饺子吃,寓意着:吃饺子不冻耳朵。
23:小寒
小寒是一年最寒冷的时候了,天气寒冷,大冷还未到达极点,也将接近年尾了,年味这个时候也很浓了,寒时节的寒冷并未阻碍一些耐寒植物的生长(腊梅)二十叫番花信风中的前三信开放了,“一信梅花开”,梅花因其在腊月开放,指的就是腊梅。
24:大寒
大寒在岁终,冬去春来,大寒一过,又开始新的一个轮回。大寒这个时节天气已经冷到极致了,这个时节天气温度较低,人们也在储备食物来迎接新年。
二十四节气对当今还有什么意义吗?
作为我们传统文化,人们根据日历中接下来的节气,也是农业生产看天气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可知道未来的天气变化,准备农业生产。很多人对自然、季节,气候的演变,也不那么敏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