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畿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4年04月12日 14:57 | 来源:汉荟荟 | 阅读量:101

京畿一词出现于中国唐朝前,汉 潘勗 《册魏公九锡文》有“遂建许都,造我京畿,设官兆祀,不失旧物。”意即“位于国之中央的都城”。

在唐朝,当时将唐长安城周边地区分为京县(赤县)和畿县,京城所管辖的县为赤县,京城的旁邑为畿县,统称京畿。

中国唐时有京畿道,宋时有京畿路。在今天指北京及其周边地区。从周代开始,把王城周围千里的地域称为“王畿”。有《周礼·夏官·职方氏》:“乃辨九服之邦国,方千里曰王畿。”孙诒让正义:“方千里曰王畿者,谓建王国也……《大司马》云国畿,《大行人》云邦畿,义并同。又称为“王畿”,特指丰京、镐京、成周,王城,及其周边直接统治的区域。

从秦统一中国嬴政称皇帝开始,不能称“王”,其王畿地在二京之域,京畿始称。至汉魏时期始有“京畿”之称,指长安、洛阳及其周边地区。其核心为“京洛”,“京师”等。

综合上述:

京指国都或者京城;畿国都或者京城周围的地方。

京畿的意思是:国都及其周边地区。

京畿的分词解释

拼音:jīng

国家的首都:~城。~都。北京的简称:~广线。...查看详细解释

拼音:jī

国都附近的地区:京~。~辅。畿[jī]...查看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