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太宗十思疏谏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4年04月29日 22:12 | 来源:汉荟荟 | 阅读量:139

《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徵于贞观十一年写给唐太宗的奏章,意在劝谏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

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个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一,在他的统治时期,出现了安定富强的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十思”是奏章的主要内容,即十条值得深思的情况。“疏”即“奏疏”,是古代臣下向君主议事进言的一种文体,属于议论文。

《谏太宗十思疏》是用骈文写成的。但魏征的这篇文章却一扫六朝浮华的余习,不仅内容充实,明白畅达,而且在形式上也有所创新。

谏太宗十思疏谏的分词解释

拼音:jiàn

规劝(君主、尊长或朋友),使改正错误:进~。直言敢~。从~如流。...查看详细解释

拼音:tài

高;大:~空。~学。~湖。极;最:~古。...查看详细解释

拼音:zōng

祖宗:列祖列~。家族;同一家族的:同~。~兄。...查看详细解释

拼音:shí

九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表示达到顶点:~...查看详细解释

拼音:sī sāi

[sī]→于思[sāi...查看详细解释

拼音:shū

1.清除阻塞使通畅;疏通:~导。~浚。2.事物之...查看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