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甲制度是明朝的基层组织形式,也是明朝政府推行黄册制度的基础之一。其编制方法是每110户编为1里,由丁粮最多的10户担任里长,其余100户则称为甲首。里长率领10名甲首应当差役,并负责“管摄一里之事”。
里甲制的实态与运行表现出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特征。由于各地旧有的社会政治结构颇有不同,里甲制在不同地域中的实施情况存在差异,上田信根据里甲制在不同地域中的实施情况,将里甲制区分为三种类型。里甲制设立之后,明太祖为了教化的目的,又在里甲之内设立了老人制。
拼音:lǐ li
[lǐ](~儿)衣服、被褥等东西不露在外面的...查看详细解释
拼音:jiǎ
天干的第一位。现常用来表示顺序的第一。第一;居第...查看详细解释
拼音:zhì
制造:~版。~革。~图。炼~。缝~。这块奖牌是用铜~成的。...查看详细解释
拼音:dù duó
[dù]计量长短:~量衡。...查看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