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两对半,又称为乙肝五项检查,是临床上常用的检测乙肝病毒感染状态的重要检查项目。
它主要包括以下五项指标: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 e 抗原(HBeAg)、乙肝 e 抗体(抗-HBe)和乙肝核心抗体(抗-HBc)。
乙肝表面抗原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它的存在常提示乙肝病毒感染。乙肝表面抗体则是一种保护性抗体,当它阳性时,通常表示人体对乙肝病毒有免疫力,可能是通过接种疫苗或既往感染后康复而获得。
乙肝 e 抗原反映乙肝病毒的复制活跃程度,其阳性往往提示病毒复制较强。乙肝 e 抗体的出现一般表示病毒复制相对减弱。乙肝核心抗体阳性则提示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或者处于急性感染的“窗口期”。
通过检测这五项指标的不同组合,可以判断乙肝病毒感染的不同状态,比如:大三阳(乙肝表面抗原、乙肝 e 抗原、乙肝核心抗体阳性)提示乙肝病毒感染且病毒复制活跃;小三阳(乙肝表面抗原、乙肝 e 抗体、乙肝核心抗体阳性)则表示病毒复制相对不活跃等。
乙肝两对半检查对于乙肝的诊断、病情评估、治疗方案的制定以及预后判断都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是否感染乙肝病毒、感染的阶段、传染性的强弱等。
同时,对于健康人群,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查也有助于及时发现是否感染,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比如对于没有抗体的人,可以及时接种乙肝疫苗来获得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