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社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4年06月05日 08:47 | 来源:汉荟荟 | 阅读量:121

春社是中国传统民俗节日之一,主要用于祭祀土地神。春社的时间一般为立春之后的第五个戊日,在民间也有二月初二、二月初八、二月十二、二月十五之说。春社有各种娱乐活动,如敲社鼓、食社饭、饮社酒、观社戏等。

在原始社会的农耕时代,人们对土地十分崇拜,每年都举行祭祀土“共工地神的活动。而“社”就是土地之神。关于社日的由来,有一个古老的神话传说。相传社神原名叫勾龙,是水神共工的儿子。共工长得人脸蛇身,满头红发,脾气暴烈。有一天,他和天神打仗,一怒之下竟把撑天的柱子碰折了,弄得天崩地裂。后女娲炼了五色石把塌下来的天补好。勾龙见父亲共工撞塌了天,造成洪水泛滥,心里非常难过。当女娲将天补好之后,他就把九州的大裂缝填平。黄帝便由此选中了他,封他一个官叫后土,让他拿着丈量土地的绳子,专门管理四面八方的土地,也就成了人们所称的社神。

春社的历史悠久,在甲骨文中就有相关记载,是中国最为古老的节日之一,距今已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随着时间的推移,春社的具体日期是通过“占卜”的方式确定的。不过,唐朝之后,春社的日期开始固定在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

在古代,春社的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用来祭祀土地和祖先,另一部分则是更重娱乐的春嬉,是当时的人们发泄欲望的狂欢节日。春社古无定日,具体日期是通过“占卜”的方式确定的。不过,唐朝之后,春社的日期开始固定在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在先秦时,春社时间较长,春季时对于土地的祭祀都可以称之为春社。

春社的分词解释

拼音:chūn

春季:~景。温暖如~。指一年的时间:一卧东山三十...查看详细解释

拼音:shè

某些集体组织:诗~。报~。通讯~。合作~。集会结~。...查看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