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毒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4年06月11日 13:26 | 来源:汉荟荟 | 阅读量:87

丹毒是一种急性非化脓性炎症性皮肤病。

丹毒主要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侵袭感染所引起。其发病通常较为急骤,患者可能会突然出现发热、寒战、头痛等全身症状。在皮肤表现上,局部会出现界限清楚的片状红疹,颜色鲜红,且稍隆起,压之褪色,松手后红色很快恢复。皮肤表面紧张发亮,有时可伴有水疱或大疱。丹毒好发于面部、小腿等部位。

丹毒的发生常常与一些诱发因素有关,比如皮肤或黏膜的细微破损,如足癣、鼻炎等导致皮肤屏障受损,给细菌可乘之机;也可能因身体抵抗力下降而诱发。如果不及时治疗,丹毒可能会反复发作,甚至导致淋巴管阻塞,引起局部皮肤的增厚、粗糙,形成象皮肿等慢性病变。

对于丹毒的诊断,医生通常会根据典型的症状、体征以及相关检查来综合判断。治疗方面,主要以抗菌药物治疗为主,同时要积极处理诱发因素,如治疗足癣等。患者在患病期间应注意休息,抬高患肢,以减轻局部肿胀和疼痛。

丹毒虽然不是严重的致命性疾病,但如果不重视或治疗不及时,可能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和不适,影响生活质量。因此,一旦发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规范治疗和护理,同时也要注意预防,保持皮肤清洁,增强自身抵抗力,减少丹毒的发生风险。

丹毒的分词解释

拼音:dān

红色:~砂(朱砂)︱~桂。中成药剂型之一。多由数...查看详细解释

拼音:dú dài

[ dú ]会危害生命健康的...查看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