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3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4年06月14日 11:37 | 作者:汉服造型师汉荟荟 | 阅读量:342

O3即臭氧,是氧气的一种同素异形体,化学式是O3,摩尔质量为47.998g/mol,相对密度为1.658,浓度较低时为无色气体,浓度较高时呈现淡蓝色,液态为深蓝色,固态为紫黑色。

臭氧具有极强的氧化性,具有良好的杀菌消毒效果,广泛应用于水处理、医疗卫生等行业。但近地面臭氧对人类健康具有极大的危害性,从事臭氧生产使用的相关行业人员需要严格遵守安全法规。

人类对于臭氧最早的认识来源于1785年,当时荷兰科学家马丁努斯·马伦注意到一个现象,每当在进行放电实验时,就会出现一种特殊的气味,由于这种气味与自然界电闪雷鸣时产生的气味类似,他将其同样归因于放电反应,没有意识到他实际上已经创造了臭氧。1840年,德国化学家克里斯蒂安·弗里德里希·舍恩拜因证实了这种刺激性气味来自一种气体,这种气体是由氧气通电产生的。他将这种带有异味的气体正式命名为臭氧 。这个词来自希腊语的OZEIN,原意是“臭味”。1858年,科学家们在地球的大气层中发现了臭氧成分,这是臭氧首次被证实在自然界中同样存在。

臭氧是一种不可燃烧的纯净物,氧气通过电击可转化为臭氧。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大约是氧的10-15倍,在水中和空气重稳定性都比较差。臭氧易分解,常温下臭氧的半衰期为30分钟,一个小时的衰退率为61%,在1%的臭氧水溶液中半衰期为16分钟,且温度越高,湿度越大,半衰期越短。所以臭氧不易贮存,需边生产边用。

在常温常压下,臭氧的稳定性差,可自行分解为氧气。臭氧具有青草的味道,少量吸入对人体有益,否则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危害。当臭氧浓度为6.25×10-6mol/L(0.3mg/L)时,对眼、鼻、喉有刺激作用;浓度(6.25-62.5)×10-5mol/L(3-30mg/L)时,出现头疼及呼吸器官局部麻痹等症状;臭氧浓度为3.125×10-4~1.25×10-3mol/L(15-60mg/L)时,则对人体产生危害。其毒性还与接触时间有关,例如长期接触1.748×10-7mol/L(4ppm)以下的臭氧会引起永久性心脏障碍,但接触20ppm以下的臭氧不超过2小时,对人体无永久性危害。因此,臭氧浓度的允许值定位4.46×10-9mol/L(0.1ppm)8小时。由于臭氧的臭味非常浓,浓度为4.46×10-9mol/L(0.1ppm)时,人们就能够感觉到。

o3的分词解释

拼音:chòu xiù

[ chòu ](气味)难闻...查看详细解释

拼音:yǎng

气体元素,符号O(oxygenium)。无色无臭无味,能助燃,化学性...查看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