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4年06月21日 09:42 | 来源:汉荟荟 | 阅读量:81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每年的 6 月 21 日或 22 日,当太阳运行至黄经 90 度时,即为夏至。

从天文角度来看,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的白昼达到全年最长。这意味着在北半球,夏至是一年中白天最长、夜晚最短的一天。此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南移,白昼逐渐变短,黑夜逐渐变长。

从气候方面来讲,夏至时节,气温高、湿度大、不时出现雷阵雨,是许多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此时,农作物生长旺盛,杂草、害虫也迅速滋长蔓延,田间管理进入繁忙阶段。

在传统文化中,夏至具有丰富的内涵。一些地区有着独特的庆祝习俗,比如吃面,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此外,夏至也与养生保健密切相关。由于气温炎热,人们需要注意防暑降温,保持充足的睡眠,饮食上宜清淡,多吃新鲜蔬果,补充水分和营养。

夏至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天文节点,也在气候、农业、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它标志着炎热季节的正式开始,也反映了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和人们的生活节奏。

夏至的分词解释

拼音:xià

夏季,一年的第二季,大体是农历四月至六月。指中国...查看详细解释

拼音:zhì

到:~今。自始~终。~死不屈。至于:甚~。...查看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