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衣带水”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像一条衣带那样狭窄的水域。常用来形容两地虽然隔着江河湖海,但距离不远,往来方便,关系密切。
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南史·陈后主纪》。其中“隋文帝谓仆射高颎曰:‘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讲的是隋文帝有统一全国的志向,认为江南的陈朝与自己统治的地区只隔着狭窄的水域,应该去拯救那里的百姓。
“一衣带水”强调的是两地之间的距离看似很近,交流和往来相对容易。比如我们可以说“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表明虽然隔海相望,但地理距离并不遥远,在文化、经济等方面有着诸多交流与联系。
在使用这个成语时,通常是为了突出双方地理位置相近,有着相互关联和影响的可能性,同时也暗示了彼此之间应当加强交流、合作或者相互帮助。
它不仅仅用于形容国家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用于形容地区之间、城市之间甚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如“他们两家虽然分住在城市的两端,但也算是一衣带水,往来频繁。”
“一衣带水”形象地描绘了距离较近、关系密切的状态,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