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补录是在高考正常录取顺序结束后,部分院校进行的第二次招生录取。
造成高校补录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部分院校在第一次招生时,填报该校的人数过少,没有达到当年的招生计划数目;二是第一次录取人数达到了计划名额,但到开学时部分学生未去报到,被自动取消入学资格,从而出现了名额空缺。
补录时需要填报志愿。一般来说,各省招生办会发出通知,告知考生哪些学校有补录名额。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填报志愿后,高校会根据招生要求,录取符合条件的考生,并下发录取通知书。考生查证被录取后,可携带录取通知书到校报到。
补录分为本科批次和专科批次,本科志愿先填报,结束后才进行专科志愿填报。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学校都会进行补录,补录本科院校多为二本、三本、民办院校,补录专科院校多为独立学院、民办高校及职业技术学院。在补录时,各院校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录取分数线,可能会低于第一次录取的分数线,且有分数线升降幅度较大的可能性,因此对于落榜考生来说是一次重要的机会。
补录考生和第一批录取考生进校后享受同等待遇。但在补录过程中也有一些注意事项,例如考生原填报的志愿无效,需重新填报志愿;已经被高校录取的考生,不得申请补报志愿;补报志愿的考生,其本人的选考科目必须与院校缺额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相符等。
建议有补录意向的考生密切关注当地招生部门的相关通知,了解补录的具体时间、流程和要求,并结合自身情况合理填报志愿,以增加被高校录取的机会。同时,在选择补录院校和专业时,要充分了解学校的招生政策、专业设置以及就业前景等信息,避免盲目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