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邦”常见的释义为:
所有诸侯封国,后引申为天下、全国。如《书·尧典》中“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意思是(尧)协调各个邦国的利益,使百姓和睦相处,社会变得和谐融洽。
泛指众多的国家。例如,“我们反抗侵略,睦邻万邦,要保卫世界和平,必须有力量”。
“万邦”体现了一种对众多国家或地区的涵盖和包容的概念。在古代,它常用来描述一个统治范围广泛、包含众多诸侯国的局面;在现代,它可以表示全球众多国家共同存在、相互交流的情形。
中国文化中一直有“协和万邦”的理念,强调国家之间友好往来、和谐共处。这种理念主张各个国家相互尊重、相互合作,共同追求和平与发展。它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对于和谐、包容、合作的重视,以及对天下大同、世界和平的美好愿景。
在一些具体的语境中,“万邦”也可能有其他特定的含义,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准确理解。例如在一些企业名称、品牌名称或文学作品中,“万邦”可能被赋予了特定的象征意义或寓意。
以下是用“万邦”造句的一些例子:
中国自古就有协和万邦的胸怀,与各国保持着友好的交流与合作。
古代圣王通过仁德治理,使万邦来朝,天下太平。
当今世界,各个国家应共同努力,以实现万邦和谐、共同发展的目标。
这位君主的威名远扬,万邦皆对其敬重有加。
文化的交流能够促进万邦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