湮于沙上的湮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4年07月01日 18:46 | 来源:汉荟荟 | 阅读量:195

湮于沙上的“湮”意思是埋没、埋在。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这句话出自清代纪昀的《河中石兽》,意思是: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轻浮,(石兽)埋没在沙里,越沉越深罢了。

在古文中,“湮”常见的意思是埋没、堵塞等。例如《新唐书·魏征传》中的“始丧乱后,典章湮散”,意思是开始经历战乱后,典章制度被埋没散失;《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中的“郁湮不育”,这里的“湮”表示堵塞;《庄子·天下》里的“昔者禹之湮洪水,决江河”,其中“湮”指的是堵塞、填塞洪水。

“湮”还可读作“yīn”,同“洇”,有液体着物向四处散开的意思。如“绢布上写字,用姜汁磨及粉,则不湮开”。

在“湮于沙上”这个语境中,读作“yān”,表示埋没。

湮于沙上的湮的分词解释

拼音:yān yīn

[ yān ]埋没:~灭。...查看详细解释

拼音:yú

a)在:她生~1949年。来信已~日前收到。黄河发源~青海。b)向:...查看详细解释

拼音:shā shà

[shā]细小的石粒:风~。防~林。飞~走石...查看详细解释

拼音:shàng shǎng shang

[shàng]下的相反,与「下」相对:位居...查看详细解释

拼音:de dí dì dī

[de]用在定语的后面。a)定语和中心词之间...查看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