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录,也叫征集志愿,指的是某一批次录取结束后,针对有些高校没有招满人的情况,省里公布补录的分数线,并公布缺额的学校、专业、人数,供那些还未被录取的、上了补录分数线且满足相关要求的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自愿选择是否重新填报志愿,参加补录取的做法。
造成高校补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部分院校在第一次招生时,报考该校的人数过少,没有达到当年招生计划数目;
第一次录取人数达到了计划名额,但到开学时部分学生未去报到,被自动取消入学资格,从而出现名额空缺。
以高考补录为例,其一般有两个时间段:一是暑假期间,在第一次招生录取所有批次结束后,部分未招满的学校会进行补录;二是在九月份也就是部分大学开学以后,因部分被录取考生没有到校报到,被取消录取资格而空出名额时,部分学校也会进行补录。
补录时,考生需要重新填报志愿,原志愿作废。有补录意向的考生,可在补录通知发出后,去县招办查询补录学校名单,并在规定时间内填写志愿并上交。补录志愿的填报也有一些技巧,比如应注意专业的冷热搭配,形成合理梯度,以提高录取机会;对比高校的补录计划数和该批次的考生人数,减少竞争性;对要报读的学校慎重研究,避免被一些名不副实的学校所迷惑;不要过于注重专业,先进学校再考虑转专业等。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学校都会进行补录,本科补录院校多为二本、三本、民办院校,专科补录院校多为独立学院、民办高校及职业技术学院。在补录时各院校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录取分数线,可能会低于第一次录取的分数线,且有分数线升降幅度较大的可能性,因此补录是落榜考生的又一次机会。
另外,在公务员考试中也存在补录的情况。公务员考试的补录规则一般是指在招录过程中,如果某些职位未能招满规定的人数,或者有部分拟录用人员放弃录用资格,招录单位可以进行补充招录。具体的补录规则和程序可能会因地区和招录单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通常需要关注相关招录单位发布的补录公告,了解具体的补录职位、招录条件、申请方式、报名时间等信息,并按要求参加补录报名、笔试、面试等环节。
补录是一种补充录取的方式,为那些在常规录取过程中未能被录取或出现录取名额空缺的情况下的考生或职位提供了额外的机会。但具体的实施细节和要求会因不同的考试、招生类型而有所不同。考生在遇到补录机会时,应仔细阅读相关规定和通知,按照要求及时、准确地进行操作和填报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