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籍的意思主要有以下两种:
革职:指官员被免去职务,从做官的名册中除名。例如:“大则身首异处,破坏家门;小则削籍投荒,流离道路。”(宋·苏轼《上皇帝书》)这句话中“削籍”表示被革职,可能会被流放到荒僻的地方,生活流离失所。
指旧时妓女从乐籍上除名从良:在古代,一些女子会被登记在乐籍中,从事歌舞表演等职业。“削籍”意味着她们脱离乐籍,恢复普通民籍,成为良家女子。如:“乃阴出重赂,削去娼之籍,而挈之南海。”(唐·房千里《杨娼传》) 、“丽春者,前所识之妓也。陈尝助百数十金为其削籍。”(清·宣鼎《夜雨秋灯录·妓笃故谊》)
“削籍”就是将某人的名字从特定的名册或登记中去除,通常伴随着身份、地位或职业的改变,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具体含义。这个词常见于古代文献和文学作品中,用来描述人物命运的转折和变化。在现代,类似的表述可能会用“免职”“开除公职”等词汇来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