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籍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4年07月02日 22:06 | 来源:汉荟荟 | 阅读量:186

籍贯又名祖居地或原籍,指的是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长久居住地或出生地。

一般填写籍贯时,具体写到县(区)一级即可。例如:“上海市浦东区”“安徽省阜南县”。如果籍贯所在地是市区,可以填写“省+市级行政区”,如“广东省广州市”。

需要注意的是,籍贯并不是指本人现在住的地方,也不是户口本的所在地。例如,某人之前在湖南出生,后来户口迁移到了北京,那么其籍贯依旧是湖南的“湘”,而不是北京的“京”。

如果本人实际籍贯与户口登记不一致、籍贯地行政区划调整或名称变动、被收养随养父籍贯等特殊情况,可以向公安部门申报变更籍贯登记。

根据公安部公通字(1995)91 号文件,公民的籍贯应登记为本人出生时祖父的居住地(户口所在地);祖父去世的,填写祖父去世时的户口所在地;祖父未落常住户口的,填写祖父应落常住户口的地方;公民登记籍贯后,祖父又迁移户口的,该公民的籍贯不再随之更改。

籍贯的确定通常从父系,个别情况从母系。它是一个家族族群的某一时期的某一位祖先的长久居住地 ,是一种追根溯源的标识,代表着个人与家族的血脉联系和地域文化传承。了解自己的籍贯,有助于明晰家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增强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籍贯信息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如人口统计、文化研究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贯籍的分词解释

拼音:guàn

穿;贯通:如雷~耳。学~古今。连贯:鱼~而入。累...查看详细解释

拼音:jí

书;书册:古~。经~。登记隶属关系的册簿。引申指...查看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