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孙指的是兄弟的孙子。
从孙有两种含义,本义是指自己的亲兄弟的孙子,即儿子的堂兄弟(从父兄弟)的儿子,是孙子的从兄弟(从祖兄弟)。在亲属关系中,从孙与自己的孙子是共曾祖父的兄弟关系。例如《国语·周语下》中“共之从孙,四岳佐之”,三国东吴的韦昭在《国语注》里解释道:“共,共工。从孙(从孙本义),昆季之孙也”,这里的“昆季”指的是兄弟。
还有一种裹义,从孙指的是父亲的亲兄弟的曾孙,即伯叔父的曾孙,是自己的堂兄弟(从父兄弟)的孙子,是孙子的族兄弟。此时,从孙与自己的孙子是共高祖父的兄弟关系。
在古代,对于亲属关系的称谓有着较为严格和细致的规定,这些称谓反映了家族中不同辈分之间的关系和序列。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社会中对于这些称谓的使用可能相对较少,但在一些特定的场合或研究古代文化时,仍会涉及到这些概念。
例如,“徐汝让号钦寰,大司空拭之从孙”,说明徐汝让是大司空拭的兄弟的孙子。
另外,与从孙相关的一些亲属称谓还有:
曾孙:指儿子的孙子,即孙子的儿子。
玄孙:曾孙的儿子。
来孙:玄孙的儿子。
晜孙:来孙的儿子。
仍孙:晜孙的儿子。
云孙:仍孙的儿子。
耳孙:云孙的儿子,即远代孙辈。
祖宗十八代的称谓从小至大排序为:耳、云、仍、晜、来、玄、曾、孙、子、自己、父、祖、曾、高、天、烈、太、远、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