钗钏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4年07月04日 14:42 | 来源:汉荟荟 | 阅读量:120

钗钏指的是古代女子用于梳妆打扮的两种首饰。

“钗”一般由两股簪子交叉组合而成,使用时插入发髻,起到固定和装饰的作用。钗的材质丰富多样,有金、银、玉、翡翠等,其造型精美,常常镶嵌珠宝或雕刻有精美的花纹图案。

“钏”又名“手镯”,多为圆环形,也有椭圆形等其他形状。钏可以是金银质地,也可能由玉石、珍珠等材料制成,有些钏上还会装饰各种坠饰。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钗钏”经常被提及,用以描绘女子的美丽和高贵。例如“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这里虽然没有直接提到钗钏,但通过对罗敷整体服饰和装扮的描写,暗示了可能佩戴的精美钗钏,展现出她的迷人风采。

同时,“钗钏”也常常被用作象征,代表着女子的身份、地位和情感。在一些爱情故事中,男子赠送女子钗钏,表达爱意;而女子赠送钗钏,则可能意味着定情或离别。

此外,“钗钏”还反映了古代的工艺水平和审美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女性装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钗钏的分词解释

拼音:chāi

旧时妇女别在发髻上的一种首饰,由两股簪子合成:金~。荆~布裙(形容妇...查看详细解释

拼音:chuàn

镯子,妇女戴在手腕上的装饰品。钏[chuàn]...查看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