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伏:
定义:末伏是指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至立秋后第二个庚日前一天的时段,共 10 天,是三伏天中的最后一伏。“伏” 有隐伏起来避暑的意思,三伏是一年里最热的时期 。
特点:末伏处于立秋与秋分之间,是夏天到秋天的过渡 。此时早晚较为凉快,但白天阳光依然剧烈,气温通常仍然较高,民间俗称这一时期为 “秋老虎”。
处暑:
定义: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太阳黄经达 150°,公历 8 月 22 日至 24 日交节。“处” 是终止的意思,处暑即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
特点:对于中国北方地区和西南高海拔地区,处暑后气温逐渐下降;但在南方,尤其是江南和东南沿海地区,可能还会受到副热带高压影响,出现一段时间的炎热天气,即 “秋老虎”。中国大部分地区在 9 月开始进入少雨期,不过华西地区秋雨偏多 。
物候现象:古人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