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识成智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4年09月12日 21:17 | 来源:汉荟荟 | 阅读量:1111

“转识成智” 是佛教唯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一、基本含义

“识” 在唯识学中指人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这八种识。这些识是人们认识世界、产生各种心理活动的主体,它们会受到无明(无知、迷惑)的影响而产生虚妄分别、执着等。

“智” 则是指无分别的、清净的、能够如实了知一切法的智慧。

“转识成智” 就是要将有漏(有烦恼、不圆满)的八识转化为无漏的四智,即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

二、四智的含义与作用

大圆镜智

这是由阿赖耶识转化而来。它就像一面大圆镜,能映照万物,无有分别、无有遗漏地显现一切法的影像,并且这种映照是清净、无染的。它代表着对一切事物的圆满认知和智慧的观照。

平等性智

由末那识转化而成。它能消除人我、法我的执着,对一切众生平等看待,没有高下、亲疏之分,能体悟到一切法在本质上的平等性。

妙观察智

由意识转化而来。这种智慧能够对各种事物进行敏锐、细致且准确的观察和分析,同时又不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能洞悉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

成所作智

由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这前五识转化而来。它能成就自利利他的种种事业,根据众生的不同根机和需求,以各种善巧方便的方式去度化众生、利益世间。

三、哲学与修行意义

在哲学层面

“转识成智” 反映了佛教对人类认知模式的深刻反思以及对超越有限认知、达到究竟智慧境界的追求。它探讨了如何从被无明染污的、有局限性的认识状态,转变为能够如实把握世界真相的智慧状态。

在修行实践方面

它为佛教的修行者指明了一条修行的道路和目标。通过戒、定、慧等一系列的修行方法,逐步破除内心的烦恼、执着和虚妄分别,实现从 “识” 到 “智” 的转化,从而获得解脱和觉悟。

转识成智的分词解释

拼音:zhuǎn zhuàn zhuǎi

[zhuǎn]1.改换方向、位置、形势、情况...查看详细解释

拼音:shí zhì

[shí]认得:~字。相~。...查看详细解释

拼音:chéng

完成;成功(跟“败”相对):大功告~。事情~了。...查看详细解释

拼音:zhì

有智慧;聪明:明~。~者千虑,必有一失。智慧;见...查看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