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是一种医疗技术,主要用于治疗肾衰竭等疾病。具体含义如下:
一、基本原理
透析主要是利用半透膜原理,通过弥散、对流和吸附等作用,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过多的水分和电解质,以维持身体内环境的稳定。
弥散:溶质从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一侧移动。在透析过程中,血液中的尿素、肌酐等小分子物质,由于在透析液中的浓度较低,会通过透析膜向透析液侧弥散,从而被清除出体外。
对流:在跨膜压的作用下,水分和溶质一起通过半透膜的移动。这种方式主要清除中分子物质,如 β₂微球蛋白等。
吸附:透析膜表面可以吸附一些特定的毒素和蛋白质,如炎症介质等,进一步提高透析的效果。
二、透析类型
血液透析:
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通过透析机中的透析器(由许多中空纤维组成,其半透膜允许特定大小的分子通过)进行物质交换。经过净化的血液再回输到患者体内。
通常需要在医院的透析中心进行,每周进行数次,每次持续数小时。患者需要建立血管通路,如动静脉内瘘、中心静脉导管等,以便血液的引出和回输。
腹膜透析:
利用患者自身的腹膜作为透析膜。将透析液注入腹腔,腹膜两侧的溶质和水分会根据浓度梯度进行交换。一段时间后,排出含有代谢废物的透析液,再注入新的透析液。
可以在家中进行,分为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和自动化腹膜透析(APD)等方式。患者需要进行腹部手术放置腹膜透析导管,以便透析液的注入和排出。
三、适用病症
肾衰竭:
当肾脏功能严重受损,无法正常排泄代谢废物和调节水、电解质平衡时,透析是一种重要的替代治疗方法。无论是急性肾衰竭还是慢性肾衰竭,透析都可以帮助患者维持生命,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对于慢性肾衰竭患者,透析通常是长期的治疗方式,直至患者进行肾脏移植或病情得到其他有效控制。
某些急性中毒:
在某些情况下,如药物中毒、毒物中毒等,透析可以迅速清除体内的有毒物质,减轻中毒症状,挽救患者生命。例如,对于严重的甲醇中毒、百草枯中毒等,透析可以有效地清除体内的毒素。
严重的水、电解质紊乱:
当患者出现严重的水肿、高钾血症、低钠血症等水、电解质紊乱情况,且常规治疗方法无效时,可以考虑进行透析治疗。透析可以快速调整体内的水、电解质平衡,缓解症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四、注意事项
饮食管理:
透析患者需要严格控制饮食,以减少代谢废物的产生,减轻肾脏负担。一般来说,患者需要限制蛋白质、钠、钾、磷等物质的摄入。同时,要保证足够的热量摄入,以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
患者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并定期进行营养评估,调整饮食方案。
并发症防治:
透析可能会引发一些并发症,如低血压、高血压、感染、贫血等。患者需要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向医生报告任何不适症状。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如调整透析方案、给予药物治疗等。
心理支持:
长期透析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都会带来很大的压力。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恐惧等情绪问题。因此,患者需要得到家人、朋友和医护人员的心理支持。
参加透析患者支持小组、进行心理辅导等方式可以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