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B 超检查中,“HR” 是指胎心率(Fetal Heart Rate)。
测量方法
超声检查时,医生通过超声探头找到胎儿的心脏区域,仪器会捕捉心脏搏动的信号。可以采用 M 型超声(一种超声心动图模式)或者频谱多普勒超声来测量胎心率。M 型超声是通过观察心脏壁或瓣膜的运动轨迹来计算心率;频谱多普勒超声则是根据血流频谱中的频率变化来确定胎心率。在测量过程中,要确保超声探头位置合适,信号清晰,以获得准确的胎心率数值。
正常范围及临床意义
正常范围:正常胎心率一般在 110 - 160 次 / 分钟。在不同的孕期阶段,胎心率可能会有一些波动。例如,在孕早期,胎心率可能会稍快一些;随着胎儿的发育,胎心率会逐渐稳定在这个正常范围之内。
临床意义:
评估胎儿健康状况:胎心率是反映胎儿在宫内状态是否良好的一个重要指标。持续的胎心率异常可能提示胎儿存在潜在的问题。比如,胎心率持续高于 160 次 / 分钟(胎儿心动过速)或者低于 110 次 / 分钟(胎儿心动过缓),可能是胎儿缺氧、胎儿心脏发育异常、孕妇自身身体状况不佳(如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影响胎儿的情况)等原因导致的。
监测胎儿宫内安危:在孕期检查或者分娩过程中,医生会密切关注胎心率的变化。例如,在分娩过程中,如果出现胎心率突然下降,可能是脐带受压、胎盘早剥等紧急情况,需要立即采取措施,如改变孕妇体位、进行吸氧等,必要时可能需要紧急剖宫产来保障胎儿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