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学领域,HB 常见的含义有以下两种:
血红蛋白(Hemoglobin):这是 HB 最常见的医学指代。血红蛋白是存在于红细胞内的一种蛋白质,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它能够与氧气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将氧气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同时,又能将组织器官产生的二氧化碳运输到肺部排出体外。
临床意义:通过检测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可以辅助诊断多种疾病。例如,血红蛋白降低常见于各种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而血红蛋白升高可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高原地区居民(因长期缺氧刺激导致代偿性升高)等情况。不同年龄段和性别的人群,血红蛋白的正常参考范围略有差异,一般成年男性的正常范围是 120 - 160g/L,成年女性为 110 - 150g/L,新生儿则较高,约为 170 - 200g/L。
乙型肝炎(Hepatitis B):在一些医学记录、交流中,HB 也可能代表乙型肝炎。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肝脏疾病,可通过血液、母婴和性传播。
临床意义:对乙型肝炎的检测和诊断涉及多个指标,如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 - HBs)、乙肝 e 抗原(HBeAg)、乙肝 e 抗体(抗 - HBe)、乙肝核心抗体(抗 - HBc),俗称 “乙肝两对半”。这些指标的不同组合可以反映患者的乙肝感染状态,如大三阳(HBsAg、HBeAg、抗 - HBc 阳性)提示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较强;小三阳(HBsAg、抗 - HBe、抗 - HBc 阳性)则表示病毒复制相对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