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雷阻值通常是指防雷接地电阻,是用于衡量防雷接地系统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以下从其原理、影响因素、相关标准等方面为你详细介绍:
定义:避雷阻值是电流由防雷接地装置流入大地,再经大地流向另一接地体或向远处扩散所遇到的电阻。它包括接地线和接地体本身的电阻、接地体与大地之间的接触电阻,以及两接地体之间大地的电阻或接地体到无限远处的大地电阻。
作用:接地电阻的大小直接反映了防雷接地系统与 “地” 接触的良好程度。如果避雷阻值过大,当雷击发生时,雷电流不能快速有效地通过接地装置泄入大地,就可能会在接地系统上产生较高的电位,从而引发反击现象,对设备和人员造成危害。而合适的避雷阻值能保证雷电流顺利导入大地,减少雷击对建筑物、电气设备等的损害。
影响因素
土壤特性:不同的土壤湿度、质地、电阻率等对避雷阻值影响很大。例如,潮湿的土壤电阻率相对较低,避雷阻值也会相对较小;而干燥、多岩石的土壤电阻率高,避雷阻值就可能较大。
接地体的材质、尺寸和形状:接地体的材质导电性好、尺寸大、形状合理,能增加与土壤的接触面积,降低避雷阻值。如采用铜质接地体比钢质接地体的导电性好,同等条件下避雷阻值可能更低。
接地体的埋设深度:一般来说,接地体埋设越深,避雷阻值越小,因为深层土壤的湿度等条件相对稳定,且与大地的接触面积也有所增加。
相关标准
一类防雷建筑物:冲击接地电阻不大于 10 欧姆。
二类防雷建筑物:冲击接地电阻不大于 10 欧姆。
三类防雷建筑物:冲击接地电阻不大于 30 欧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