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悖论”的解释:
城市空间绩效领域
在城市空间高质量发展转型的研究中,存在空间绩效多目标的 “高质量悖论”。从经济学角度来看,空间绩效的成本、产出和稳定三个目标之间存在相悖关系:
成本与产出:在资源稀缺的前提下,高产出通常意味着高成本,即便存在规模效应下理论上的帕累托最优,也不会改变产出目标和成本目标相悖的整体趋势。
产出与稳定:两者关系类似于经济学中 “效率与公平” 的讨论,产出和稳定会产生冲突,如市场范围内会出现 “马太效应”,导致社会两极分化。
稳定与成本:稳定本质是对稀缺资源的争夺和分配,分配结果就是 “选择”,而选择会产生代价,从这个角度看,稳定目标与成本目标之间是建立在选择基础上的有条件的悖论。
医疗管理领域
在病例组合指数(CMI)应用于医疗考核指标时,也存在与高质量相关的悖论因素。CMI 值一定程度上代表收治患者病种的结构,但对该指标过度执着可能陷入悖论:
分组体系差异:不同分组体系下的 CMI 比较无意义,因为不同体系中,同样的疾病诊断和治疗操作可能分入不同组、得到不同权重,所以 CMI 值具有相对性,只有在相同分组和权重下才有比较意义。
客观因素忽略:CMI 值计算通常只选取正常入组病例,忽略了高低倍率、特病单议等按项目付费的病例,以及费用情况与资源消耗、治疗技术难度不能完全划等号等客观因素,导致该指标难以精准描述医疗技术水平。
行为变异问题:在 DRG/DIP 付费后,若监管机制不完善,医疗机构可能出于收益考虑,出现小病大治、内科病例外科化、高套病组等行为变异,导致 CMI 值虚增,不能真实反映医疗服务的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