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幅型卫星是指具有较大成像幅宽的遥感卫星,能够在一次成像中覆盖大面积的地面区域。以下是其相关特点和应用:
技术特点
大口径光学系统:为了实现宽幅成像,通常采用大口径的光学镜头或光学系统,以收集更多的光线,提高成像质量和分辨率。例如,“吉林一号” 宽幅 02B 系列卫星的有效载荷为离轴四反光学相机,可提供 150 千米幅宽、0.5 米分辨率的高清卫星影像产品。
宽视场设计:采用宽视场的光学设计,能够在较大的角度范围内获取地面图像,从而增加了单次成像的覆盖面积。如四维高景三号 02 星配置大口径宽视场离轴三反可见光相机,具备 130 公里以上的超大幅宽,同时提供 0.5 米分辨率的影像数据。
高数据处理能力:宽幅型卫星产生的数据量巨大,需要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和传输能力,以确保能够及时将采集到的图像数据传输到地面接收站。像四维高景三号 02 星 1 秒要吞吐近 50GB 的数据,通过采用专用芯片搭建实时处理平台,并结合图像压缩软件,实现了海量数据高质量实时压缩、存储且高速率高可靠下传。
应用领域
国土资源普查:可以快速获取大面积的土地利用、地形地貌、矿产资源等信息,为国土资源的规划、管理和保护提供基础数据。例如,在土地资源调查中,能快速完成省域范围的影像采集,帮助政府部门更精准地掌握土地资源的变化情况。
城市规划与建设:有助于对城市的整体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扩张等进行监测和分析,为城市规划师和决策者提供全面的视角,助力智慧城市建设。
农业与林业监测:可用于监测农田的种植情况、农作物的长势、森林资源的分布和变化等,为农业生产管理、林业资源保护和灾害预警提供支持。比如监测大面积农田的病虫害发生情况,或者及时发现森林火灾的早期迹象。
自然灾害监测与应急救援:在发生地震、洪水、台风等大面积自然灾害时,能够快速获取灾区的全貌影像,帮助有关部门迅速掌握灾情,为灾害评估、救援决策和灾后重建提供关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