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高级别病变是指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达到了高级别,属于癌前病变的一种,具有较高的癌变风险。以下是详细介绍:
病变特点
细胞异常:宫颈上皮细胞出现明显的异型性,细胞核增大、深染,核质比例增大,核分裂象增多,细胞排列紊乱,极性消失。这些异常细胞可占据上皮层的大部分或全层,但基底膜完整。
病变范围:病变可累及宫颈阴道部或宫颈管内的柱状上皮和鳞状上皮,常呈多灶性或弥漫性分布。
发病原因
高危型 HPV 感染:是最主要的病因,尤其是 HPV16、18 型等。持续的高危型 HPV 感染会导致宫颈上皮细胞发生基因突变,从而引发细胞异常增生和分化,逐渐发展为宫颈高级别病变。
其他因素:多个性伴侣、性生活过早、吸烟、免疫功能低下等因素,也会增加宫颈高级别病变的发生风险。
临床表现
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常在宫颈癌筛查,如宫颈细胞学检查(TCT)或 HPV 检测时发现异常,进而通过阴道镜活检确诊。
部分患者有症状:可能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呈白色或血性,伴有异味;也可能出现性交后出血、妇科检查后出血等症状。若病变累及宫颈管,导致宫颈管狭窄或阻塞,还可能引起宫腔积脓,出现下腹痛等症状。
诊断方法
宫颈细胞学检查:是初步筛查方法,可发现宫颈细胞的异常改变,但不能确诊。如 TCT 检查报告可能提示 “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 等异常结果。
HPV 检测:检测是否感染高危型 HPV,若 HPV16、18 型等高危型阳性,结合细胞学异常,需进一步检查。
阴道镜检查:在宫颈表面涂抹醋酸和碘液后,观察宫颈上皮和血管的形态变化,对可疑部位进行定位活检,是诊断宫颈高级别病变的重要手段。
宫颈活检:通过病理检查明确病变的性质和程度,是确诊宫颈高级别病变的金标准。
治疗方式
手术治疗:根据患者的年龄、生育需求、病变范围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对于年轻有生育需求的患者,常采用宫颈锥切术,包括冷刀锥切术和宫颈环形电切除术(LEEP),切除病变组织,保留子宫和生育功能。对于年龄较大、无生育需求、病变范围广或合并其他妇科疾病的患者,可考虑行全子宫切除术。
密切随访:对于少数经评估后风险较低的患者,如绝经后妇女、病变范围小且细胞学和阴道镜检查结果较为稳定的患者,可在密切监测下进行随访,定期复查宫颈细胞学、HPV 检测和阴道镜检查,观察病变的变化情况。但随访过程中若病变有进展或持续存在,仍需考虑手术治疗。
宫颈高级别病变虽然尚未发展为宫颈癌,但如果不及时治疗,约 60% - 70% 的患者可能在几年内发展为宫颈癌。因此,一旦确诊,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规范治疗,并定期复查,以降低宫颈癌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