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敏注射是一种针对过敏体质患者,在使用某些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如青霉素等)时,采用的一种特殊注射方法,以达到既能给予患者必要的药物治疗,又能尽量减少过敏反应发生风险的目的。以下是详细介绍:
适用情况
患者存在药物过敏史,但又必须使用该种药物进行治疗,且没有其他可替代的药物。
患者在进行药物过敏试验时,结果呈阳性,但临床又确实需要使用该药物。
原理
通过小剂量、多次逐渐增加药物剂量的方式进行注射,使患者体内的免疫系统逐渐适应该药物,从而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在脱敏注射过程中,每次注射的药物剂量都非常小,不会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随着注射次数的增加,患者身体对药物的耐受性逐渐提高,最终能够接受常规剂量的药物而不发生过敏。
操作方法
以青霉素脱敏注射为例,一般将青霉素稀释成一定浓度(如每毫升含青霉素 500 单位)。
第 1 次注射 0.1 毫升(含青霉素 50 单位),观察 20 - 30 分钟,如无不良反应,第 2 次注射 0.2 毫升(含青霉素 100 单位),再观察 20 - 30 分钟。
依此类推,每次注射剂量逐渐增加,如第 3 次注射 0.3 毫升、第 4 次注射 0.4 毫升等,直至注射完所需的青霉素剂量。
注意事项
脱敏注射必须在正规医疗机构,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操作,同时要备好急救药品和设备,如肾上腺素、地塞米松等抗过敏药物,以及吸氧装置、心电监护仪等,以应对可能出现的过敏反应。
在注射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无皮疹、瘙痒、呼吸困难、头晕、心慌等症状。一旦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注射,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即使脱敏注射成功,患者在使用药物过程中仍需密切观察,因为脱敏注射并不能完全保证患者不会发生过敏反应,只是降低了过敏反应的发生几率。